2019.01.23
林清玄過世了,才65歲。喜歡他的散文。2013年,我女兒曾給他做過一期訪談。臨做訪談的前一天晚上,女兒回家說:媽媽,我記得你有一本林清玄的散文。我說是,很早以前買的。女兒在書柜里找出了那本散文帶走了。第二天,訪談后,林清玄在那本散文上給女兒題了字。
我喜歡的作家就這么走了,心里戚戚然。在百度查了一下他的生平。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中國臺灣省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鵑》。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
林清玄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他自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漫畫書之后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30歲前得遍了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于臺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杰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杰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他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林清玄生前最后一條微博,更新于2019年1月22日9時23分: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我想這個大作家已經起飛了,飛到了他喜歡的地方。
我特別喜歡林清玄寫美食的文章,他寫過一篇文章叫《食家筆記》里面有一小節叫“吃客素描”,他寫了兩個吃客。一個是新加坡藝術家陳獻瑞,另一個是臺灣法國文化中心主任戴文治,這兩個人是絕佳拍檔,經常一同去世界各地吃好吃的東西,然后一起討論研究。陳獻瑞說:“人生有四件大事,除了吃以外,其他三件我已忘記。”
有一次這個陳獻瑞來臺灣進行書畫,金石,文學等方面的藝術交流,他給林清玄發了一個日程安排,滿滿的都是每日三餐的用餐地點和吃什么菜。他說,出來玩,其他都是次要,吃吃好東西才是最實在的。林清玄看日程表中有一天中午是空白,那就是留給林清玄做東的,要約戴文治一同。
當時林清玄正辦理法國簽證,正是戴文治負責。陳獻瑞就指著林清玄說,如果你讓我們吃到什么難吃的菜,你的法國簽證就泡湯了。林清玄感到滋事體大,立即重視起來,當下在戴文治家里的美食地圖上看,圖上大部分有名的館子他們都吃過了。最后,林清玄說,我帶你們去吃吧。也沒有說地方和吃什么。
第二天,林清玄帶他們去了一間叫“吃客”的地方。點了一些普通的菜:鹵豬腳,鳳雞,醉蝦,干絲牛肉,吃客鯧魚,炒年糕,黃魚羹,香菇鴨舌湯。每出來一道菜都叫陳獻瑞和戴文治吃的舌頭打結。其實并不是菜燒的多了不起,而是這些菜對初嘗試的人確實是異味,特別是黃魚羹的鮮美,香菇鴨舌湯以50只鴨舌做成,都是富有舌頭震撼力的。
最后,林清玄還為他們叫了一客豆沙鍋餅,一客芝麻糊,吃得他倆嘖嘖稱奇。
吃完,林清玄問兩位吃得如何?戴文治說:“六個月,六個月”。他的意思是說,吃的太滿意了,一定給林清玄簽最長的六個月法國簽證。
林清玄說,吃什么,在哪兒吃,重要的是點餐。每個餐館都有自己最拿手的招牌菜,你沒有點到最好吃菜,就辜負了這家餐館。
后來,林清玄和妻子去新加坡,陳獻瑞給他們列了食單,細到每天從早到晚到哪兒吃,吃什么菜,下午茶在哪兒喝,宵夜在哪兒吃。最后,林清玄說,把舌頭留在新加坡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林清玄說陳獻瑞這個吃客,在每次陪同他們吃時候,總是興趣盎然,毫無倦意,而且比他們吃的還有味。陳獻瑞說:“好吃的菜就是你吃幾十次也不會膩的,就像一幅好的畫掛在家中三五年,你何嘗厭倦?”
陳獻瑞還說:“吃好菜的時候總要把心情回到最初,好像是第一次品嘗,讓味蕾含苞待放,這就像和情人接吻,如果真愛那情人,不管接多少次吻都有不同的滋味,真正的吃家對待食物要像對待情人。”
林清玄說這個大吃客還做過一件最令人震驚的事,在1981年的時候,中國的錦江華宴訪問團去新加坡,廚師和食材都是隨機運抵,陳獻瑞就想吃一頓這樣的美食,無奈價格太高。最后陳獻瑞找了9個人,湊了一桌,均攤費用,每個人也要兩萬臺幣。她妻子極為不理解,花那么多錢就吃一頓飯。陳獻瑞說:“你讓我吃這一餐,你只心痛一陣子,如果你不讓我吃這一餐,我會遺憾一輩子。”后來她妻子說,辛虧讓他去吃了,回來回味了一個月。否則真會怨我一輩子了。
這是我迄今在林清玄筆下見到的第一位這么愛吃,而且會吃的人,相比之下,人家叫吃客,我們就真真是吃貨了。
而且,陳獻瑞和林清玄通信開頭總是:“最近在××路發現××館子,拿手好菜是……,味道……”而結尾則是:“幾時來這里,一起去大吃一頓吧!”
文章最后,林清玄感慨的說:知味不易,人生得知味知己,是多么難呀。
但愿林清玄老師飛去的地方有他愛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