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數字時代”號列車已經開動,世界日新月異。網上打車、線上掛號、遠程醫療、在線教育、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智能手機給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用智能手機支付,可以防假幣;遠赴醫院,可用智能手機掛號預約;出行之前,可以借此了解天氣等等,它成了千里眼、順風耳、萬能鑰匙。
但有人認為“數字時代”遺忘了老弱病殘,信息“現代化”步伐太快。一些單位將“不收現金”“用手機支付”“掃碼入內”等列為硬性規定,讓鄉里人和老年人多了一些“數字化”的煩惱。
如何看待應用日趨廣泛的“數字科技”?如何應對“數字鴻溝”?請結合以上材料,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本題是一道給材料的任務驅動型作文題,材料類型是引語式材料。
材料的第一段交代了數字化時代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如網上打車、線上掛號、遠程醫療、在線教育、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數字化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數字科技是一種新事物,我們應該理性認識它的利弊,合理利用。數字化是科技的創新,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時代的進步。因此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迎接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提高自己使用數字化設備的能力,享受數字化帶來的生活便利。
材料第二段交代了數字化給一些鄉里人和老年人帶來了生活困擾,他們不能很好的利用智能手機,跟不上“數字列車”的步伐,在數字化時代顯得落伍了。“一些單位將'不收現金’'用手機支付’'掃碼入內’等列為硬性規定”的行為缺乏人文關懷,這給一些不會運用智能手機的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此這些單位應該開通多種通道,或允許現金支付,或為不會運用智能手機的人開通路色通道,讓專門的服務人員幫助其完成數字認證等行為,讓服務更有溫度。不會運用智能設備的一些老年人,也應該積極參加一些智能化設備培訓,提升自己使用智能化設備的能力。
從寫作任務角度分析,本次作文適合寫成議論文,行文中要回答“如何看待應用日趨廣泛的'數字科技’”和“如何應對'數字鴻溝’”兩個問題,還應該“聯系現實生活”寫作,從自己的生活體驗角度,闡述對數字科技的認識。如在疫情期間許多學生都被迫隔離在家,不能去到學校,然而即使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學校也都利用網絡授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
立意:
1. 數字科技是科技的創新,引領時代潮流。
2. 積極主動的提升運用數字設備的能力,享受數字科技。
3. 數字時代不能遺忘銀發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