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魂縹緲采石磯
在萬里長江的沿岸,有許多四面環(huán)水、與岸相隔不遠的山磯,也就
是江河之中的石灘。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角的采石磯,座落在翠螺
山麓,原名牛渚磯,傳說古時候有金牛出渚而得名。三國東吳時改今名,
與南京燕子磯、岳陽城陵磯統(tǒng)稱為長江三磯。采石磯面臨長江,山勢險
要,風(fēng)光旖旎,山水秀媚,景色優(yōu)雅,且古跡頗多。古往今來,吸引著
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
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多次來采石磯游覽,晚年更經(jīng)常在此
飲酒賦詩,留下了不少有名的詩篇,如《橫江詞》、《望天門山》、《
夜泊牛渚懷石》等,采石磯因此而聞名。時至今日,采石磯一帶的大小
酒店還多以“太白酒家”、“太白遺風(fēng)”為店名。
那年早春時分,與學(xué)友一起去馬鞍山,因也喜歡涂雅文墨,對李白
詩句常吟詠二三,當(dāng)然要慕名去采石磯一游了。春節(jié)期間,游客并不多,
一路上景色清幽,沒有前擠后擁的人流,也使細細觀賞、靜靜品味的興
致憑添不少。
游采石磯,不可不到捉月臺(又名聯(lián)壁臺、舍身崖)。這是一塊嵌
在陡峭絕壁上的巨石,臨江兀立,似欲騰空而去,傳說李白就是在此醉
酒后跳至江中捉月而被水中神鯨馱載上天的。真所謂一代文豪李白——
“謫仙詩魂何處去,揚子江畔采石磯;憑臺千年聞濤聲,水月墨香夜夜
思”。
采石循路,我們來到一座雄偉壯麗的古建筑前,這便是與湖南岳陽
樓、武昌黃鶴樓齊名的“長江三樓”之一的太白樓,是為紀(jì)念李白而建。
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宋、明朝時重
修過。清光緒三年(1877年)重建,改名“太白樓”,亦稱“唐李公青
蓮祠。太白樓高18米,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古建筑式樣,是一座兩進三層、
木石結(jié)構(gòu)的樓閣,飛檐斗拱,黃琉璃瓦鋪頂,古色古香,金碧輝煌。太
白樓東側(cè)是李白紀(jì)念館,包括太白堂、疊翠樓、沉香園和騎鯨軒等建筑。
太白堂內(nèi),兩廂廡廊嵌刻著38塊石碑,多為當(dāng)今書法家書寫的李白代表
詩作和后人吟詠李白的作品,文體有詩、詞、賦,書藝含真、草、隸、
篆,鐵畫銀鉤,鐫工精巧。
在翠竹綠蔭簇?fù)碇校仓弥畎滓鹿谮#瑐髡f李白跳江捉月,衣冠
失落江中,被漁人撈起,葬于采石鎮(zhèn)古“神霄宮”內(nèi)。此處的碑刻是“
唐詩人李白衣冠冢”,碑石是半圓球形墓冢,四周清肅靜籟,好發(fā)懷古
之幽思。馬鞍山市還曾在李白紀(jì)念館舉辦過多屆國際吟詩節(jié),首次詩會
有來自中國、日本、巴西、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50多位中
外詩人聚集采石磯,吟詩賦詞,憑吊謫仙的詩魂。
采石磯還流傳著其它動人的神話故事或傳說,有名的景致還有三元
洞、燃犀亭、大腳印、廣濟寺、赤烏井等,一直被譽為江南著名的游覽
勝地。有暇于此,一覽山光水色之余,給人留下的更多的是幽情別緒,
吟晨誦晚,抒發(fā)人生之感慨,頌揚山河之壯美。
婉林 早年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