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研究發現,血壓變異性 (BPV)已成為一種新能提示認知障礙和癡呆癥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然而,目前BPV與認知障礙的研究結果存在局限性,多數研究涉及年輕人,已經被
診斷出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或者使用單一的認知評估工具來衡量認知敏銳度。
近日,發表在JAHA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對阿司匹林減少老年人事件研究(ASPREE)數據進行分析,發現
BPV可增加老年癡呆癥與認知障礙風險,尤其是男性。血壓的波動變化被稱為血壓變異性 (BPV),從18世紀開始人們認識到血壓波動這一現象,但直到近些年才逐漸認識到BPV的臨床意義。該研究納入了來自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美國和澳大利亞的19114名沒有嚴重癡呆和認知障礙的參與者,年齡在70歲以上。在基線和隨訪時,測量血壓并進行標準化的認知測試,包括整體認知、延遲外顯記憶、言語流暢性、處理速度和注意力。研究人員根據 BPV 水平將參與者分為三組:低、中和高。女性的 BPV 通常高于男性,但低、中和高 BPV 參與者的認知評分相似。
結果顯示,
與最低的BPV相比,最高BPV的參與者發生癡呆和認知障礙的風險增加,且與降壓藥的使用無關。另外,男性癡呆發生風險顯著增加(HR,1.68;95%CI,1.19-2.39),而女性則沒有(HR,1.01;95%CI,0.72-1.42)。對于認知能力下降,男性和女性觀察到類似的風險增加(P=0.15;男性:HR,1.36;95%CI,1.16-1.59;女性:HR,1.14;95%CI,0.98-1.32)。血壓變異性癡呆和認知障礙事件累積發生率;男性癡呆發生率(A);女性癡呆發生率(B);男性認知能力下降發生率(C);以及女性認知能力下降發生率(D)
該研究結果與早期研究結果一致,BPV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的重要指標。然而
BPV 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關系的生物學機制尚不清楚,研究人員表示,這也是未來進一步調查研究的重點。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BPV 與大腦結構變化有關,包括腦白質高信號的病變增加以及大腦出血增加。這些變化是不是由 BPV 引起尚不清楚。與癡呆癥相關的神經元和突觸的退化可能會影響身體對血壓的調節,這可能會導致 BPV 增加,進而能會導致血壓不穩定,微血管損傷可能會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從而加速對腦神經元的損傷。雖然所有 ASPREE 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都沒有認知障礙的癥狀,但有些參與者可能已經通過這一途徑導致了促進了癡呆癥的發展。
與女性相比,男性終生暴露于其他已知的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因素中,例如不受控制的高血壓和吸煙。但即使研究人員考慮到這些危險因素,男性患癡呆和認知障礙的風險仍然增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