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探索 2021-06-08 12:52
隨著新冠疫苗接種行動在全球開展,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新冠疫情逐漸的得到控制。當然,關于疫苗副作用的問題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最近,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揭示了一則由輝瑞/BioNTech 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帶來的極為罕見的不良事件。一位長期接受抗PD-1單藥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在接種這款疫苗后,體內發生了細胞因子風暴。這也是全球范圍內首次報告的由mRNA新冠疫苗引發的細胞因子風暴。
細胞因子風暴,即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 (CRS),是一場由細菌、病毒等劇烈刺激引發的免疫系統 “亂殺”,表現為全身性炎癥反應。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者中,CRS是推動疾病向重癥和危重癥轉變的重要原因。
這項報告中的主人公是一位58歲的男性,自2019年2月開始接受抗 PD-1 治療以應對結直腸癌,期間曾因免疫相關不良反應而中斷抗 PD-1 治療。2020年12月29日,在接受抗PD-1單藥治療27 天后,這位患者接種了第一劑輝瑞mRNA疫苗。
在接種疫苗5天后,也就是接受抗PD-1治療的32天后,這名患者開始出現發燒、腹瀉、肌肉酸痛的癥狀,入院時的檢查結果顯示,其體內炎癥標記物C反應蛋白(CRP)水平達125 mg/ L,并患有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數為68?×?10^9/L)。RT-PCR檢測結果顯示,這名患者未患COVID-19。
接下來的5天里,這名患者的病情惡化,體溫高達39.8°C,并且血小板數量進一步降至28?×??10^9/L,體內CRP水平增至317 mg/ L,并且與臟器損害相關的血清乳酸脫氫酶水平(LDH)由先前的184 U/L激增至849U/L,體內鐵蛋白水平達6,010 μg/L(正常值為18-464 μg/L)。
基于這些數據,醫護人員推測這名患者可能正在遭受CRS(3級),于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對他實施靜脈注射甲基強的松龍(IVMP),7天后患者的生化和血液學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IVMP治療前后的縱向細胞因子分析顯示,患者T細胞持續激活,證實了CRS的發生。
2021年2月8日,這位患者恢復了抗PD-1治療,并且臨床上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截至目前,患者沒有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
總之,這則報告表明,抗PD-1藥物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因素,導致癌癥患者在接種新冠疫苗后導致CRS。研究人員認為,鑒于癌癥患者此前并未被納入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之中,但是在接種計劃中卻處于優先地位,因此有必要獲取更多的前瞻性藥效學數據。當然,癌癥患者作為更容易遭受COVID-19的群體之一,仍應優先接種疫苗。(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