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氣血不足的情況,尤其是女性,更是容易中招。氣血不足雖不會沒有直接致命的風險,但卻可以讓人一直處在亞健康的狀態,比如皮膚暗淡無關、頭發發黃等。除了這些外在的表現,氣血不足還可以引起其它不適,比如胸悶氣短、頭暈眼花等。一般情況下,不嚴重的氣血虛虧無需用藥,生活中多注意調養就好。
血氣不足該怎么調節?
1、調理脾胃
脾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只有脾胃功能正常運轉了。人體的氣血除了自身給予以外,還得從飲食中汲取。如果脾胃虛弱,就會嚴重影響營養的吸收,從而也就可能造成氣血不足。因此如果氣血不足,還應考慮是否是脾胃不足引起的。建議在補氣血的同時,還應注意調理脾胃,比如多吃南瓜、薏米等。
3、多項運動
多運動不僅能提高機體免疫 力,還能加速血液循環。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適量的運動當然非常好的。堅持下去,還能刺激骨髓造血、滋養氣血,從而有效改善氣血不足。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應量力而行,切不可超負荷的運動,以免造成肌肉以及內臟損傷。
4、養肝血
想要調節氣血不足,養肝是必不可少的。肝臟不僅用以排毒,還是血液的儲存地之一。把肝臟養好了,氣血不足的情況也可以得到改善。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養肝血的食物,比如菠菜、動物肝臟等。與此同時,注意作息規律,盡可能地少熬夜,如此才是真正地在養肝。
4、按壓穴位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按壓某些血位也可以起到調理氣血的作用。氣血不足的患者可以經常揉按內關以及足三里穴,每次揉按50次左右,對緩解氣血不足有一定的效果。其次,常按壓內關穴還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在按壓時不可用力過猛,力度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圍內,避免導致不必要的傷害。
改善氣血不足不是朝夕之事,需要患者長期堅持下去才能見著成交。以上這四種方都是較為安全且靠譜的,大家不妨一試。除了用上述方法進行調理,改善氣血不足還應注意飲食和作息,才能真治本。如果氣血不足的癥狀已經較為嚴重,要及時就診問醫并給予對癥治療,以免造成更為嚴重的疾病,比如月經不調、甲狀腺功能減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