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閉經檢查項目:
1.1.子宮檢查:
1.1.1.宮腔鏡檢查:了解宮腔深度、寬度、形態有無畸形,有無黏連,取內膜檢查有無病理改變。
1.1.2.腹腔鏡檢查:直視子宮及性腺外觀,除外 先天發育異常,閉經的檢查必要時取卵巢活檢。
1.1.3.子宮卵管碘油造影:了解宮腔形態,有無畸形,輸卵管是否通暢,除外結核病。
1.1.4.藥物試驗檢查:孕激素和雌激素試驗,觀察子宮內膜有無反應。
1.2.卵巢功能檢查:
1.2.1.陰道黏液結晶檢查:了解雌激素水平。
1.2.2.宮頸黏液結晶檢查:了解雌激素水平及有無孕激素影響。
1.2.3.基礎體溫測定:了解有無排卵及黃體功能。正常月經周期中卵泡期體溫比較平穩,一般波動在36.5℃以下。排卵后體溫上升0.3~0.5℃,維持12~16天,在月經前1天或月經來潮當天下降至卵泡期水平。這種前半周期低而后半周期升高的基礎體溫稱雙相體溫,閉經的診斷一般提示有排卵或黃體形成。無此變化的體溫稱單相體溫,表示無排卵。閉經患者基礎體溫多為單相,但子宮性閉經因其卵巢功能是正常的,因此可表現有雙相基礎體溫。
1.2.4.雌孕激素水平測定:了解卵巢功能。
1.3.垂體功能檢查:
1.3.1.測定血中PSH、LH含量:若高于正常水平提示卵巢功能低下;若低于正常水平表示垂體功能或更高中樞功能低下。
1.3.2.垂體興奮試驗:一般用藥后15-30分鐘,LH值高于用藥前的2-4倍,為垂體功能良好,如不升高或升高很少說明病因可能在垂體。
1.3.3.血中催乳素(PRL)測定:如PRL<50ug/ml,閉經的診斷應進一步作PRL,興奮或抑制試驗,以鑒別 PRL的功能性分泌增多與垂體腺瘤。
1.3.4.蝶鞍x線片、核磁共振等檢查:以除外垂體腫瘤。
1.4.染色體檢查:除外性發育異常。
2.閉經診斷:病史 對原發性閉經患者應詢問生長發育過程,幼年時曾否患過病毒性感染或結核性腹膜炎,家族中有無同類疾病患者。對繼發性閉經患者應了解初潮年齡、閉經期限,閉經前月經情況,以及有無精神刺激或生活環境改變等誘因;是否服過避孕藥,曾否接受過激素治療及對治療的反應;有無周期性下腹脹痛;過去健康情況如何,有無結核病或甲狀腺病;有無頭痛、視力障礙,或自覺溢乳等癥狀。閉經的診斷如有妊娠史者,需詢問流產、刮宮、產后出血及哺乳史等。
3.閉經鑒別:閉經應與早孕鑒別,尿妊娠試驗、婦科檢查和B超可協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