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探索 2021-01-07 12:58
近年來,多項研究都表明高鈉攝入量會觸發高血壓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加速已患高血壓的病程發展。美國心臟協會、歐洲心臟病學會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組織發布的指南中,也減少了高血壓患者的慣性食鹽攝入量,并建議血壓正常的健康人群的鈉攝入量降低至2克以內(相當于5克鹽),這種建議的實施預計將使每年新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風的人數減少3至12萬,全因死亡人數減少4-9萬。
然而,近日來自美國紐約大學和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研究人員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發表了一項題為Sodium intake, life expectancy, and all-cause mortality的研究成果,其發現鈉攝入量與預期壽命呈正相關性,同時也與世界范圍內以及高收入國家的全因死亡率成反比,這一結果與前期研究剛好相反!
為了檢驗飲食中鈉的攝入量與壽命間的關系,研究人員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衛生觀察站中的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年齡標準化體重指數(BMI),全球健康預測、聯合國國內生產總值評估、以及世界銀行針對2010年不同收入組(人均國民總收入美元)的國家級分類等這幾個數據庫,對全球181個國家的鈉消耗量、 2010年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年)、60歲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年)以及非傳染性疾病致死和全因死亡率的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
結果發現,全球181個國家中,哈薩克斯坦的鈉消耗量最多,每天高達5.98克,肯尼亞的鈉消耗量最低為每天1.48克。而出生時的健康預期壽命中,新加坡可達到74.8歲,為最高,中非共和國僅42.7歲,為最低。60歲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則是從日本的20.3歲到塞拉利昂的9.8歲不等。
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線性回歸模型對鈉攝入量和健康預期壽命間的相關性進行評估,并使用分位數回歸模型來確認研究結果的穩定性。在校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體重指數等潛在的混淆因素后,發現鈉攝入量與出生以及60歲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呈正相關性,每天平均鈉攝入量每增加1 g(大約相當于食鹽2.5 g),出生時的預期健康壽命則可能會延長2.6歲,60歲時的預期健康壽命則延長0.3歲。但當鈉攝入量增加為4-5g/天(鹽攝入量為10–12.5 g /天)后,預期壽命與之不再呈正相關趨勢,且會隨年齡的增長而略微下降。
對鈉攝入量與死亡率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發現鈉攝入量與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之間無相關性。相反,其與全因死亡率呈負相關,每天平均鈉攝入量每增加1 g,全因死亡將減少131例/十萬人。
對于這一結果,研究人員表示,鑒于眾多研究均表明飲食中鈉攝入量與血壓之間存在直接關聯,因此這一發現令人震驚。但在大多數研究中,鈉攝入量與血壓之間的相關關系斜率較淺,且血壓僅僅是一個替代終點,并不等同于死亡等終點。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該研究僅僅是觀察性研究,其結果不能用來作為營養干預的指導。(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