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出錢建網癮特訓營 據統計,韓國的互聯網普及率超過75%,該國200多萬人染上了網癮,青少年網民中14%的人有網癮,韓國高中生平均每周會花23個小時在網絡游戲上。韓媒報道稱,該國網吧發生過多起因肺疾病在網吧猝死,以及死于游戲相關的謀殺案,共10人死亡。
為了應對普遍的上網
成癮,韓國政府在全國開辦了140多個心理咨詢中心,并培訓了超過1000名網癮咨詢師,他們被派往各地的學校幫助青少年。
韓國第一家治療網癮的特訓營叫做“跳出網絡”,學生們在這里受到軍事化管理,中心將軍事訓練、體能訓練、心理康復訓練結合起來。在特訓營期間,學生們不能使用電腦,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也被限制在1小時,也不得用手機玩游戲。而且,這所學校的經費全部由政府提供。
新加坡:專家入校輔導家長 新加坡的家庭寬帶普及率超過70%,該國的心理
保健醫生稱,網癮正在成為該國青少年群體中越來越普遍的問題,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20%的新加坡學生每天上網超過5小時。官方的數據顯示,每年該國有20到30例網癮病例。但私人心理保健醫生稱,每年的病例已經達到50例。
新加坡的行為健康服務中心已經開始向中小學定期派遣心理學家,教育學生和家長如何預防和應對網絡成癮。新加坡的媒體管理局還成立了互聯網家長顧問組,專門為家長提供長期指導,培訓他們如何指導孩子健康使用網絡。
印度:深夜禁止玩網游 印度是全球互聯網最普及的5個國家之一。2005年在孟買著名的印度科技大學,一名學生由于上網成癮產生厭世情緒而自殺。校方稱,過度上網導致學生們的體育和文化社交活動減少,學業也受到負面影響,于是決定限制學生的上網時間,每天23點到24:30禁止上網玩游戲、聊天、下載電影等網絡活動。
但印度的心理學家認為,青少年網癮問題也和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有關,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孩子常常轉向網絡尋求依賴。
英國:建議電腦游戲分級 英國研究人員今年9月發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英國染上網癮的人數呈上升趨勢,近一半接受調查的人稱無法上網時會感到壓抑。近2成的人花在網絡上的時間超過和家人共處的時間,超過3成的人稱如果要在上網和做運動之間選擇,他們會選擇前者。
作為預防青少年沉溺于網絡游戲,英國心理學家建議在游戲包裝上印刷警告人們網絡成癮的標志,并對電腦游戲設立分級制度,就像電影分級一樣,未滿18歲的就不能購買標志有“18”的游戲。游戲包裝上還應標上警告人們網絡成癮的標語?!?br>
美國:疏導渠道多 心理咨詢業發達 作為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網民比例超過71%。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在2008年末公布的一項統計數據,染上網癮的美國人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雖然醫學界仍在討論是否將網癮歸于精神疾病的一種,但美國各地的精神健康診所已經開始接診網癮病人。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埃利亞斯·阿卜加德博士表示:“網癮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公共健康問題,我們應當關心人們在網上的生活?!?br>
青少年沉溺于網絡游戲的現象在美國也非常普遍,但為何至今僅成立一家網癮治療中心?旅居美國加州的張女士告訴記者,這可能和成熟的心理咨詢行業密不可分。在大部分民眾看來,接受心理咨詢或去看心理醫生實在很稀松平常。許多大公司都雇有心理咨詢師,幫助員工疏導心理問題,這被視為一項普遍的福利。
如果不想去看心理醫生,人們還可以通過撥打付費心理咨詢電話,得到快餐式服務。此外,每個學校也都有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咨詢師。據統計,美國的臨床心理工作者、社工和精神護理人員超過28萬人,心理咨詢業也已成為醫療保險的一部分。因此在專門的網癮治療中心成立之前,上網成癮的美國人也有較為充足的渠道來解決問題。
本文來自家庭醫生在線論壇,由網友發布,本站僅引用以提供參考,不代表本站贊同文章的觀點。如您認為本文在內容和知識產權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請與我們聯系:020-37617988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