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及動物實驗證實,胃癌的發生與膳食及飲食習慣關系十分密切,切莫小視。
經常吃腌制食品如腌臘肉、腌魚等,這些食品雖富含蛋白質,但由于保存過程中蛋白質分解產生二級胺,食物愈不新鮮,其二級胺含量愈多。且腌肉、腌魚、腌菜有時還要加著色劑——亞硝酸鈉,增加了亞硝胺的前體物質,在胃內易合成亞硝胺,能引起胃癌。
煙熏、煎烤、油炸食品。經過熏烤處理的食品中,致癌物質3,4苯丙芘大量增加。據研究分析,1千克煙熏過的豬、牛肉含有的苯丙芘相當于125支香煙所含的量,魚肉煎炸2至4分鐘后,可以促使致癌物質增加4倍。國外有資料報道,冰島居民以熏牛肉和熏魚為主食,當地的消化道癌(主要是胃癌)的發病率比其他地方高出3倍。
食用高鹽者患胃癌的危險性相對高。高鹽可以破壞胃的黏膜屏障,使致癌物質容易與胃黏膜發生作用,故胃癌的發病率與平均每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相關。飲烈性酒也能破壞胃黏膜屏障,增加胃癌的發生。吸煙(每日6支以上)可增加唾液中的硫氰酸鹽,促進胃內亞硝胺的合成。
此外,常吃燙食和暴飲暴食,易損傷胃黏膜而誘發癌癥。
為了防治胃癌,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上述的不良飲食習慣。
另外,要注意多食些水果、蔬菜,有益于防治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