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佝僂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仔細(xì)觀察才可發(fā)現(xiàn)個別時候會有些癥狀:如患兒情緒煩躁不安,愛發(fā)脾氣,常常哭鬧;睡覺不踏實,常常于睡中驚醒;愛出汗,頭上汗比較多,頭發(fā)有酸臭味;汗刺激頭皮發(fā)瘁,小兒頭部在枕頭上摩擦,使后頭部半圈禿發(fā);平常不愛吃東西。
小兒佝僂病是因脾腎虛虧所導(dǎo)致。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生化之源。腎主骨髓,脾主肌肉,當(dāng)先天虛虧,后天喂養(yǎng)失宜,不能以母乳喂養(yǎng),加上日照不足,則會引起氣血虛弱,影響脾、腎功能,以致骨髓不充,骨質(zhì)疏松,成骨遲緩,甚至骨骼畸形。
所以,我們可通過經(jīng)絡(luò)療法來補足小兒的脾、腎功能,還寶寶一個健康的身體。
常規(guī)按摩方法
(1)讓小兒仰臥在床上,家長用掌心對準(zhǔn)中脘穴反時針摩動5分左右。
(2)讓小兒俯臥,家長按揉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命門穴各1分。
(3)家長為小兒捏脊5至10遍。
(4)為小兒按揉氣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各1分。
(5)為小兒補脾經(jīng)(大拇指指端的螺紋處,以大拇指正時針揉即為補)、補腎經(jīng)(小指指端的螺紋處到指跟,從指尖推到指跟即為補)各300次,接下來掐揉四指橫紋(在掌面食指至小指、第二指間關(guān)節(jié)橫紋處)100次,揉板門穴50次。
按摩脾俞、腎俞、胃俞治佝僂病
(1)按揉小兒十指指腹各100次左右。
(2)用拇指橈側(cè)面或者食指、中指自太淵穴向肘推至曲池穴300次。
(3)用拇指指甲掐揉四縫穴各50至100次。
(4)左手托住患兒一肘部,右手握住其拇指、食指,分別按掐患兒腕部橈骨、尺骨頭前凹陷處,同時搖動肘關(guān)節(jié)30至50次。
(5)以一手掌面正時針摩腹10至20分。
(6)以拇指指端按揉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各100次。
(7)以一手掌根擦腰骶部至熱,可以先涂抹按摩乳或者香油等介質(zhì)。
(8)用拇指指端按揉百會穴約50次。
(9)用拇指橈側(cè)緣頂住皮膚,食指、中指、無名指往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脊柱兩邊的皮膚,即相當(dāng)于夾脊穴處,兩手交替捻動,從下至上,向前推行,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共操作5至10遍。
(10)用拇指指端按揉足三里穴約50次。
(11)以拇指指腹著力,依次拿捏肩井穴、委中穴、解溪穴、仆參穴各10次。
(12)以一手掌大魚際向腳趾方向擦涌泉穴約300次。
上述方法按摩治療,每天1次,15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