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理想食物為母乳,母乳的熱量高,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適合小兒的消化能力及需要,母乳中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大分子分泌性IgA,經嬰兒吸人胃腸道后停留在該處,可抗大腸桿菌,所以母乳喂養還不易患胃腸道感染。可見,母乳比人工喂養要理想的多。
但部分婦女,在分娩以后,乳汁很少或沒有乳汁,中醫稱此為產后缺乳,西醫稱為無乳或乳汁分泌過少,嚴重的影響著新生兒的生長。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因為乳汁的分泌與乳腺的發育、胎盤功能以及全身情況有密切關系,腦垂體功能低下或孕期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而致胎盤功能不全;或由于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及雌孕激素分泌不足,而阻礙了乳腺的發育,均可影響產后乳汁的分泌。
此外,乳腺開始分泌后,如發生營養不良、精神恐懼或抑郁可直接影響下丘部,使垂體前葉催乳激素分泌減少,另外,嬰兒哺乳不當也可造成乳汁分泌不足。哺乳次數太少或乳汁不能排空,造成乳汁淤積,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中醫認為缺乳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虛證,一種是實證。虛證大多見于平素身體比較虛弱的產婦,產后乳房空癟無脹感,乳少質清;實證,乳房大而充脹,但乳汁總是排不出來,偶而有很濃稠的乳汁流出來,量也很少。據情況看,多數以服用中藥為主,這樣既可對產婦進行全身調理,又可以促使乳汁分泌,根據缺乳虛實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可去醫院治療。
據報道,美國醫學專家研究表明,大部分產婦缺奶與妊娠期、產褥期缺乏維生素E有關。國內婦產科資料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我國有一家醫院報道,對分娩后第4日泌乳很少的產婦,給予口服維生素E,每次200毫克,每日2至3次,連服5日,產婦奶量猛增,有些產婦還出現泉涌般的溢奶現象。一些產婦用這一辦法催乳,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催乳的同時,還應注意與哺乳有關的一些問題:如乳頭清潔準備,每次哺乳前,應將乳頭洗凈擦干,并應戴大小合適的乳罩,以支持脹大的乳房。無奶時也要讓嬰兒用力吸吮。哺乳的位置也很重要,首先要選擇舒適的位置,以一手食指置于乳頭上,中指在乳頭下,將乳頭送入嬰兒嘴內,不頂著上腭或舌部,乳頭盡可能多地放入口內,以便含著更多的乳暈,使嬰兒齒齦正好壓擠在乳暈下的乳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