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1、利用多種新鮮草藥和中成藥配方加工制成膏藥;
2、運用經絡學理論,貼敷患者某一穴位或部位;
3、通過患者的皮膚、粘膜吸收一定劑量有效成分,直達病所,局部體表溫度達到40度左右,發生生物熱療。(跟其他化學熱療、物理熱療有本質的區別)
優點:
1、外用穴位或部位,快速傳送藥物有效成分,縮短了藥物到達病所的距離,定位準確,效果顯著。
2、通過經絡調理諸脈,起到通絡止痛,活血化淤,解毒,消腫等功效,基本做到十種疑難雜癥根治,療效屬于當前國內外先進水平(暫沒有得到國家認可)。
3、對人體正常組織、生物細胞結構具有很強的識別能力,起到修復組織、細胞的結構,調節陰陽平衡,快速恢復血液循環、免疫系統、運動關節功能及臟腑器官的功能。
4、安全、無毒副作。
5、用藥次數少,療程短,成本低。
二、病癥舉要
6、強直性脊柱炎(類風關二方)
病癥名稱 | 分期 | 用藥次數 | 治愈月數 | 治愈率 | 能否根治 |
強直性脊柱炎 | 早期 | 4-8 | 12-36 | 90% | 能 |
中期 | 6-12 | 24-48 | 90% | 能 | |
晚期 | 2-4/年 | 可以不吃止痛藥,控制病情發展,延長壽命3-8年 |
治療重要指標:
(1)、HLAB-27陽性逐漸減弱,直到轉陰;
(2)、頸椎關節、髂骨X線透視癥狀明顯減輕;
(3)、膝、肘等關節的功能明顯加強。
0572-2171018
醫案一
林達雄,男,25歲,上海某公司職員,1997年3月,發病,經上海多家醫院診斷,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早期)——HLab27陽性。體征:雙腳后跟內側劇烈疼痛,不能行走。乏力、多夢,脈無力。在上海醫院接受西醫治療,主要以止痛藥為主。醫生明確告知:此病國內國外無針對性藥物。
1997年6月2日,第一次用藥:左腳后跟內側敷藥4小時。
治療效果:一個月后,疼痛明顯減輕,精神轉好。
1997年7月20日,第二次用藥:左腳后跟內側敷藥4小時。
治療效果:兩次用藥后,三個月時間,能夠自如行走,疼痛消失,雙足關節功能沒有完全康復。于同年9月初恢復上班。
1998年5月3日,自述:在公司搬運重物,足關節受壓,又感到不適。第三次用藥:左腳后跟內側敷藥4小時。
治療效果:近十年無復發。
醫案二
莫曉萍,女,18歲,浙江省某市學生,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早期)——HLab27陽性。體征:雙膝水腫,皮膚發青,腳腕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下樓更難;上肢伸展受阻,洗臉困難。乏力、多夢、納差。慢性膽囊炎。視力減退,出現虹膜炎。胸脅有時隱痛。苔厚、膩,脈細緩無力。到上海、北京、南看門診均無效而返。休學在家。
2004年10月15日,第一次用藥:左膝外側、腰椎4-5處各用一次,4小時。
治療效果:第一個月后,疼痛明顯減輕,能夠上下樓梯。
2004年11月30日,第二次用藥:右膝外側用藥4小時。
治療效果:第三個月后,疼痛明顯減輕,起居能夠自理。
2005年5月1日,病人感到陰雨天氣關節怕冷、疼痛,第三次用藥:坐骨神經處、頸椎6-7處各用一次藥。
建議到中醫院中藥調理,家長照此實施。
治療效果:第八個月后,疼痛明顯減輕,體力逐漸恢復。
2005年6月20日,第四次用藥:左膝內側用藥一次,4小時。
建議內服雞內金,2次/日,1次一張皮。
2005年9月1日,病人復學,建議中藥調理,增強免疫力。
2005年10月1日,第五次用藥:頸椎6-7處用藥,4小時。
第18個月,家長反饋信息:孩子病情比較穩定,通過內服雞內金一個多月,膽囊炎消失。到2006年10月1日,孩子在寧波上大學,身體已經恢復得較好。
附錄:
強直性脊柱炎知識
發病原因
對于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據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2)感染因素 有些學者經過大量觀察,發現不少男性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合并有前列腺炎。另外有一些專家發現,本病病人中,潰瘍性結腸炎和局限性腸炎的發病率較一般人高,從而推測致病因素可能是感染。最近有學者研究認為,感染源可能是腸道肺炎克雷白菌。他們在實驗中發現,無論是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大便肺炎克雷白菌培養陽性率,還是血清抗肺炎克雷白菌抗體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些學者認為,耶爾森菌也可能是該病的致病因子。
(3)其他致病因素 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外傷、甲狀腺疾病、肺結核、局部感染等,但都缺乏足夠的證據。
由此可見,目前尚無一種學說能夠闡明強直性脊柱炎的全部病因,可能是在遺傳基礎上,加上感染等多方面的影響而發病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注意事項:
1、注意日常生活中維持正常姿勢和生活能力,如睡覺時不用枕或用薄枕,睡硬木板床,取仰臥位或俯臥位,每天各俯臥半小時。
2、堅持力索能及的勞動和體育活動。
3、工作時注意姿勢,防止脊柱變形。
4、保持樂觀情緒。
5、戒煙酒、按時作息,堅持醫療體育鍛煉。
6、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時及睡前均應常規作深呼吸。深呼吸可以維持胸廓的最大活動度,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7、游泳既有利于四肢運動,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合適的全身運動。
8、運動后適當休息,如運動后疼痛持續2h以上不能恢復,則表明運動過量,應適當減少運動量
強直性脊柱炎常見于16~40歲的青壯年,以男性多見。本病起病比較隱襲,進展緩慢。其常見癥狀有如下幾點:
(1) 常有腰痛或不適。其發生率在90%左右.
(2) 晨僵是常見的癥狀。病人早起腰部僵硬,活動后才可以減輕,病情嚴重時可持續全日
(3) 腱、韌帶骨附著點炎癥。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特征性病理變化。由于胸肋關節(胸骨與肋骨連結處)等部位的附著點發炎,病人可出現胸痛,咳嗽或噴嚏時加重,有時可誤診為胸膜炎,也可能因胸痛類似心包炎或非典 型心絞痛而去找心血管醫生或胸科醫生看病。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病程中還可出現足跟痛。
(4) 外周關節癥狀:受累部位以踝、膝、髖等下肢關節為多見,也可累及肩、腕等上肢大關節,指、趾等末梢小關節受累較少見。此關節腫脹疼痛以不對稱為特征。
總之,腰痛和晨僵、腰椎各方面活動受限和胸廓活動度減低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現。當您出現上述情況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