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年輕化的趨勢。心肌梗死如何防治?協和專家給您答案。
01.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臟出現了什么問題?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細胞因缺血所導致的壞死,是一種嚴重類型的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簡單地說,冠狀動脈就是給心臟供血的動脈。每一根冠狀動脈都有它相應的供血區域,如果冠狀動脈的管腔發生閉塞,導致血流中斷,那么由這支冠狀動脈所供血的心肌就會發生缺血,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缺血性壞死,即發生心肌梗死。粥樣硬化是個病理學名詞,動脈粥樣硬化的典型表現就是在動脈的管壁中形成了斑塊。斑塊可分為穩定性斑塊與不穩定性斑塊,其中不穩定性斑塊容易破裂。若血管壁上的不穩定性斑塊發生破裂,會誘導局部管腔中的血液形成血栓,管壁上破裂的斑塊與管腔中形成的血栓會共同導致冠狀動脈的管腔發生閉塞,使冠狀動脈的血流中斷。這支冠狀動脈所供血的心肌因為得不到血液供應,就會因為缺血而發生壞死,也就是發生了心肌梗死。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過程。
02.沒有明確診斷冠心病的患者也會發生心肌梗死嗎?
有可能。沒有診斷為冠心病,很可能是因為沒有癥狀或沒有做過檢查,但并不代表其血管壁里沒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有相當一部分冠心病患者的首發表現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很年輕的患者。
03.易發生急性心梗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急性心梗最重要的病理特點是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高齡、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早發冠心病家族史等,都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患者具備的危險因素數量越多、程度越重、持續時間越長、控制得越差,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就越快,冠心病和心梗也就越容易發生。
04.急性心梗發作時,患者通常有怎樣的感受?
急性心梗發作時,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嚴重而持久的缺血性胸痛。疼痛的部位約在心前區、胸骨后,位置相對較深,有重壓感,且癥狀可能會向身體的其它部位放射,比如上肢、特別是左側上肢,向上可放射至頸部、下頜甚至牙齒,向下可放射至上腹部等,但腰部以下的癥狀通常不認為與心梗有關。
急性心梗的發作是讓人十分痛苦、記憶深刻的,患者常有瀕死感,出現大汗淋漓或惡心、嘔吐等癥狀。癥狀通常持續時間較長,即使平躺休息、服用硝酸甘油也不會緩解。如果出現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則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喘憋等癥狀;若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會發生心臟驟停,甚至心臟性猝死,這也是急性心梗的死亡率極高的原因之一。
05.急性心梗發作前,身體有沒有早期預警信號?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急性心梗發作前非常重要的預警癥狀。
心絞痛分為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兩種。
所謂穩定型心絞痛,是指心絞痛的發作頻率、發作次數、持續時間或者誘發因素、緩解因素每天都差不多,快速進展到心梗的概率較小;而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作頻率、持續時間、誘發因素、緩解因素呈進行性惡化趨勢,比如:昨天發作三次,今天發作六次;昨天每次發作持續十分鐘,今天每次發作持續二十分鐘。一旦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要立刻前往醫院,千萬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06.如果急性心梗發作,有沒有緊急處理方法?
若急性心梗發作,患者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及時將患者送到醫院救治。在等待救護車到來期間,要盡量保持鎮靜,讓患者安靜休息,盡可能減少心肌的耗氧量,延緩心肌壞死的進程。在確認患者血壓不低的情況下,可考慮讓其含服一片硝酸甘油。若五到十分鐘內癥狀不緩解且患者血壓還不低,可以再含服一次。如果含服兩次硝酸甘油還沒有效果,就不要再含服了。以上可以作為急性心梗發作后患者可以采取的有限的緊急處理方式。
07.如何降低急性心梗的發生幾率?
一是要高度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運動,控制飲食,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此基礎上,若某些危險因素控制不佳,應再啟動必要的藥物治療。
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如血壓、血脂、血糖、吸煙、體重、缺乏運動等,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預防冠心病和心梗的發生。希望大家都能遠離急性心梗,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