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奇點糕 2023-06-16 13:03
這項研究表明,在診斷檢查的早期進行淀粉樣蛋白PET,使得40%的認知功能受損的患者在僅3個月內即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學診斷,是尚未接受淀粉樣蛋白PET患者(11%)的3.5倍。
早診早治對于任何疾病的患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慢性疾病,盡早接受診斷與治療能夠延緩疾病進展,改善預后。
淀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的沉積是阿爾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標志之一,淀粉樣蛋白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示蹤劑的開發使得醫生可以直接量化評估患者大腦內的淀粉樣蛋白沉積情況,不過,淀粉樣蛋白PET的臨床實用性如何,是否真的能為患者“敲響警鐘”?
最近的JAMA Neurology雜志上刊登了一項新的臨床試驗的結果[1],在診斷檢查的早期進行淀粉樣蛋白PET,使得40%的認知功能受損的患者在僅3個月內即接受了高置信度病因學診斷,而未在早期接受淀粉樣蛋白PET的患者僅為11%,并且糾正了相當高比例的基線診斷。這一發現支持在認知功能受損患者的診斷檢查早期進行淀粉樣蛋白PET。
AMYPAD-DPMS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試驗,在2018年4月16日至2020年10月30日間招募了840例參與者,來自8個歐洲記憶診所,涵蓋了瑞士日內瓦、荷蘭阿姆斯特丹、法國圖盧茲、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科隆、英國倫敦、瑞典斯德哥爾摩和瑞士洛桑。參與者基線時的認知功能階段包括主觀認知功能下降(SCD+)、輕度認知障礙(MCI)和癡呆。
參與者被分為3組,第一組在診斷檢查的早期接受淀粉樣蛋白PET(基線后1個月內),第二組在診斷檢查的晚期接受淀粉樣蛋白PET(平均時間為基線后8個月),第三組在主治醫生要求的時候進行淀粉樣蛋白PET(自由選擇組),第三組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描述真實世界記憶診所的患者中,淀粉樣蛋白PET的使用情況和臨床效果。
在所有參與者中,794例完成了3個月的隨訪,因此納入了主要結局的分析,基線時,99%(785/794)的參與者接受了MRI或CT,99%(788/794)接受了認知篩查(簡易精神狀況檢查,MMSE)。部分參與者在3個月內接受了腦脊液、FDG-PET、多巴胺轉運蛋白掃描(DaTscan)或腦電圖等的診斷檢查,三組間的比例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期間,共有736例參與者接受了淀粉樣蛋白PET,其中369例(50%)為陽性結果,陽性率隨認知下降嚴重程度而增加,SCD+組為30%(67/222),MCI組為49%(146/297),癡呆組為72%(156/217),基線診斷為AD的參與者陽性率(201/293,69%)高于非AD者(44/122,36%)和診斷結果不確定者(124/321,39%)。
三組接受淀粉樣蛋白PET的參與者比例沒有顯著差異(268/291,92% vs. 234/271,86% vs. 243/278,87%),第三組接受淀粉樣蛋白PET的平均時間為基線后46天,主要原因為診斷結果不確定和需要證實/排除AD,其次為患者偏好(想要接受淀粉樣蛋白PET,拒絕腰椎穿刺)。
基線后3個月,第一組參與者接受高置信度(≥90%)病因學診斷(AD、腦血管疾病、額顳葉變性或路易體癡呆等)的比例顯著高于第二組(109/272,40% vs. 30/260,11%),第三組比例與第一組相近(97/262,37%)。第一、三組和第二組間的顯著差異在各組中SCD+、MCI和癡呆參與者間也是類似的。
三組整體以及SCD+、MCI和癡呆參與者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學診斷的比例
第一組參與者病因學診斷結果相比基線發生改變的比例(112/253,44%)明顯高于第二組(28/259,11%)和第三組(77/262,29%),第一組和第三組中基線診斷為AD的參與者被重新分類的比例較高(23/88,26%和19/114,17% vs. 5/110,5%),第一組中基線診斷為非AD的參與者被重新分類的比例高于第二組(15/45,33% vs. 1/44,2%),第一組和第三組中基線診斷結果不確定的參與者被重新分類的比例較高(74/120,62%和51/105,49% vs. 22/105,21%)。
三組中病因學診斷結果相比基線發生改變的情況
三組參與者認知特異性藥物的更換比例相近,第一組和第三組中,相比淀粉樣蛋白PET結果為陰性的參與者,結果為陽性的參與者更換藥物的比例更高(第一組:31/37,84% vs. 6/37,16%;第三組:24/27,89% vs. 3/27,11%)。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在診斷檢查的早期進行淀粉樣蛋白PET,使得40%的認知功能受損的患者在僅3個月內即接受高置信度病因學診斷,是尚未接受淀粉樣蛋白PET患者(11%)的3.5倍。
在3個不同的認知階段,淀粉樣蛋白PET的臨床效果也是一致的,這表明淀粉樣蛋白PET不僅在MCI中具有臨床意義,在早期(SCD+)或晚期(癡呆)認知階段的患者中也是同樣。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淀粉樣蛋白PET對認知特異性藥物處方的影響,他們認為可能與大部分患者沒有使用這些藥物有關,對于非AD性癡呆的患者來說,它們是超適應證的。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是缺乏健康相關結局的探索,例如預防死亡和殘疾,恢復或維持健康和幸福感,改善生活質量等,這是由于AD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高復雜性和持續時間長,需要長期隨訪,因此,采用了與健康相關結局有關的替代結局,更長時間的隨訪結果將在未來的研究中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