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原創 2023-05-31 20:01
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深入研究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積累的損傷性蛋白的擴散機制或有望幫助開發阻斷這種疾病進展的新型療法。
在阿爾茲海默病中,纖維狀tau病變會在大腦中發揮積累并擴散,從而導致突觸喪失;通過對小鼠模型進行研究,研究者發現,tau蛋白能通過突觸傳遞的方式從突觸前擴散到突觸后,而且低聚物tau蛋白具有一定的突觸毒性,但關于人類大腦中突觸tau的相關數據很少。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euron上題為“Synaptic oligomeric tau in Alzheimer's disease—a potential culprit in the spread of tau pathology through the brain”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深入研究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積累的損傷性蛋白的擴散機制或有望幫助開發阻斷這種疾病進展的新型療法。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能通過大腦發送基本信號的突觸或許也能在大腦周圍運輸名為tau蛋白的毒性蛋白。稱之為纏結(tangles)的tau蛋白團塊會在腦細胞中形成,且是阿爾茲海默病的決定性特征之一,當這些團塊在疾病期間在大腦中擴散時,患者機體大腦的功能就會下降。研究人員對大腦的突觸進行了研究,突觸是能促使化學和電信號在腦細胞之間流動的關鍵連接,且對于健康大腦的功能非常重要,而阿爾茲海默病則能攻擊突觸,且缺失強烈預示著機體記憶和思維能力的下降。
揭示毒性tau蛋白在機體大腦中擴散的分子機制。
圖片來源:Neuron (2023). DOI:10.1016/j.neuron.2023.04.020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強大的顯微鏡技術來分析100多萬個突觸,并對42名個體機體的單一突觸中的蛋白質進行可視化研究,結果發現,名為tau低聚體的蛋白質tau小團塊或許存在于已故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突觸中。研究人員在突觸兩端能觀察到tau低聚體的纏結,即從發送信號的腦細胞和接受信號的腦細胞中,在阿爾茲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中,低聚體能從突觸的一側跳躍到另一側,并通過大腦來擴散毒性tau蛋白。
研究者寶石,在突觸位點降低低聚體tau蛋白或許有望作為一種非常有希望的策略來阻斷疾病的進展;阿爾茲海默病是一種最常見的癡呆癥,目前僅在英國就影響著90萬人的健康,研究人員預計這一數字在2040年會上升到近160萬,該病會引起嚴重的記憶喪失,目前尚無有效的治愈手段。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特異性地降低突觸處的低聚體tau蛋白或許有望作為未來治療人類阿爾茲海默病的潛在治療性策略。(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Martí Colom-Cadena,Caitlin Davies,Sònia Sirisi, et al. Synaptic oligomeric tau in Alzheimer's disease—a potential culprit in the spread of tau pathology through the brain, Neuron (2023). DOI:10.1016/j.neuron.2023.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