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發現孩子比同齡人身高矮出很多,體重也不達標,這可能是生長遲緩。生長遲緩可影響體格和智力發育,造成體能減退,學習成績差,而且易出現肺炎和腹瀉等,同時也增加感染風險,那面對此問題該如何改善。
孩子發育遲緩怎么辦?
1、調整飲食
做到飲食全面、營養均衡、飲食多樣化,一日三餐按時按量,注意飲食規律,提供充足營養素以及能量。每天的飲食中除了有谷薯類和新鮮蔬果外,還要有蛋奶類、禽畜魚肉、大豆等。每日所吃的食物種類不能低于12種,一星期應超過25種,首選營養密度較高的食物。蛋奶類和魚蝦類中含優質蛋白質,同時含礦物質、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D;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大多數孩子生長遲緩的原因是挑食、偏食,日常膳食應做到同等食物互相替換、食物種類越多越好,如薯類或雜糧替代白米和白面,不能長時間吃某一種主食;雞鴨魚肉和豬牛羊肉互相替換;吃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中藥調理,如山藥芡實、山楂以及麥芽等,能起到健脾開胃和消滯效果。
2、適度運動
鼓勵孩子多運動,能提升食欲,加快胃腸道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同時也能促進肌肉以及骨骼生長發育,從而增加身高。孩子生長發育遲緩時應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游泳、打籃球或跳繩等,也可以聯合五禽戲、八段錦以及武術等,這樣有利于機體生長發育。
3、足夠睡眠
孩子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能低于10個小時,健康睡眠才能促進生長發育。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晚上10點之前入睡,早晨7:00左右起床,中午午休30~60分鐘。
4、情緒調節
注重于孩子情緒以及行為管理,積極減輕學習上的壓力,多給孩子溝通和交流,做好心理上的疏導,及時清除負面情緒。
溫馨提示
家長應勤監測孩子體格發育,判斷生長發育指標的動態變化,一般需動態縱向觀察12個月以上,評估孩子生長狀況,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如果體內缺乏微量營養素還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不可隨意用昂貴的保健品或補品。若孩子生長發育一直不理想,或是改善效果不顯著,又或是疾病所造成的生長發育遲緩,還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