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黃金期,骨骼健康才能保證正常生長發育,有望實現又高又壯、挺拔的身材。但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壞習慣卻無形中傷害骨骼,甚至造成骨骼變形,影響身高發育。
哪些壞習慣會傷害兒童骨骼?
1、背單肩包
長時間背單肩包而使得左右肩膀高低不同,嚴重時可造成脊柱側彎。
2、不良的姿勢
趴在桌子上午休、坐著或站著時彎腰駝背、癱坐在沙發上,長久下去可造成胸椎后凸畸形。正常情況下胸椎的后凸幅度低于50度,達到50~70度提示明顯彎曲,超過70度需通過手術方式矯正。
3、長時間低頭
長時間低頭寫作業、看書或玩手機等,可影響頸椎正常形態,使得頸椎向后反曲或變直,易造成頸部疼痛或造成頸功能障礙,嚴重時可誘發頸椎病。
4、運動量過大
運動量超負荷易造成運動性損傷,嚴重時可導致疲勞性骨折。
5、不規范的運動動作
沒有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易誘發多種骨骼問題。就拿自由泳舉例子,按正常來說自由泳時需左右交替換氣,但長時間用一次換氣可能會造成脊椎側彎。
6、未端正好寫字姿勢
寫字時歪著脖子或腦袋,不僅會造成近視眼,而且易誘發脊柱側彎。
7、坐的凳子不合適
凳子高度同樣會影響脊柱生長發育,尤其是凳子太矮,跟身高嚴重不匹配,寫作業時難免會彎腰駝背,久而久之影響脊柱健康。
8、蹺二郎腿
小小的蹺二郎腿動作需身體多塊肌肉參與其中,蹺二郎腿可影響骨骼健康,尤其是對下肢的影響最為明顯。
9、盤腿而坐
長時間盤腿坐下不僅傷害膝蓋,而且走路時易出現外八字型。
10、W型坐
雙腿彎曲且坐在屁股下,這就是W型坐,可影響髖關節和膝蓋健康,易誘發內八字型,尤其是一歲以上的兒童更應該注意。
溫馨提示
日常應重視兒童骨骼且用心呵護,及時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以免影響發育速度。一旦發現兒童骨骼和關節部位,尤其是上下肢出現疼痛或不適,持續好多天都無法緩解,不管是否伴有紅腫和發燒都要及時就醫治療。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糾正挑食和偏食的壞習慣,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D。不良因素所造成的脊柱和胸椎后凸,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做康復訓練,能增強后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