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農產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
生物活性物質與
功能食品創新團隊在中科院1區Top期刊《Phytomedicine》發表題為 “Improved colonic inflammation by nervonic acid via inhibit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of DSS-induced colitis mice” 的論文,系統報道了神經酸通過抑制DSS誘導的結腸炎小鼠NF-κB信號通路改善結腸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影響腸道組織的慢性炎癥,是由
免疫反應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與環境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
潰瘍性結腸炎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廣泛發生于各年齡段的人群中。
神經酸(C24:1Δ15, cis-15-tetracosenoic acid)是一種特殊的不飽和脂肪酸,新食品資源元寶楓籽油中含量豐富,對人類健康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大腦的發育。神經酸主要通過鞘磷脂和鞘脂維持生物膜的組成、結構和功能,從而提高細胞活力,增強人體機能,同時神經酸可降低體內促炎細胞因子水平,從而發揮抗炎活性。
該研究首次在體內外闡明了神經酸在消除炎癥和調節免疫方面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針對結腸炎代謝性疾病的特征,還對結腸炎治療過程中血漿成分的代謝性變化進行了檢測分析,本研究為神經酸大健康產品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另外,作為神經酸主要來源的植物元寶楓為我院“三個突破”鄆城縣的重要特色植物資源,該研究為元寶楓產業的突破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農產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研究生袁勝囡為論文第1作者,農產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超、研究員孫金月為論文通訊作者,農產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該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山東省
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