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獨有的生理特征,往往伴隨女性大半輩子。從第1次來月經開始,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幾乎每個月按時來一次月經,一直到55歲左右。然而,有很多女性來月經會持續來一個月,發現是癌前病變,或是在絕經后又來月經,這些月經都是不正常的。想知道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首先要滿足4個條件。
正常的月經有4個要求
1、月經周期頻率
一般情況下,兩次月經間隔平均28天左右,只要月經間隔在21~35天之間,說明是正常的。
2、月經周期規律性
通常,相鄰月經周期天數相差低于7天。
3、月經持續時間
一般一次月經持續3~7天,少于3天,說明經期太短;大于7天,說明經期太長。
4、經期出血量
一次月經周期出血量達到5~80毫升,小于5毫升,說明是月經過少;大于80毫升,說明月經過多。
其實“姨媽”是一個很矛盾的事情,她來你會煩,她不來你也煩,盡管我們習慣了她每個月都會來光顧一次,但有些人會說,這個月她會光顧了2次,其實這種情況就要警惕,有些異常出血并不是月經,或是疾病的信號。
注意這些疾病的信號
1、疾病
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淋漓不盡,月經量太少或太多,接觸性出血等都屬于異常出血,這常見于婦科疾病,尤其是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息肉以及子宮肌瘤等。大多數局部器官異常流血屬于良性病變,為了安全起見,還需選擇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
2、避孕藥所引起的
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突然停止用藥后,體內孕激素急劇下降,無法更好地支持子宮內膜,使得子宮內膜脫落,從而導致出血。停用避孕藥后會出現局部異常流血,不過3天左右就能干凈,流出來的血液量很少;也有可能跟宮內節育器有關,節育環放在宮腔內可直接刺激子宮內膜,從而導致局部出血。
3、排卵期出血
下次月經來臨前的14天就是排卵期,此階段激素水平發生很大改變,使得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從而導致排卵性出血,通常持續2~3天就能好轉,出血量很少。
異常出血要做哪些檢查?
1、全身檢查
發生異常子宮出血時需做全身檢查,了解有沒有出現貧血、是否有出血傾向、是否發生甲狀腺腫大和淋巴結腫大。
2、婦科檢查
通過觀察宮頸和局部等生殖器官,了解出血來自于哪里;腹部聯合陰道檢查,看看子宮和雙附件有沒有出現包塊。從來沒有夫妻生活的女性,需做腹部聯合肛門指診;如果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還需做陰道B超檢查。
3、實驗室檢查
通過做凝血功能檢查和血常規檢查,找出引起異常子宮出血的原因。
有些異常出血跟生理性因素有關,有些是疾病造成的,比如生殖器炎癥、生殖器腫瘤以及肝功能損害、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具體還需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
家醫君寄語
期間應合理安排飲食結構,著重吃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持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不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及時消除焦慮和恐懼心理。做好局部清潔衛生,內褲勤換洗,堅持每晚用溫水擦洗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