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 2022-06-06 14:47
男性是女性通往長壽之路的絆腳石,不婚不育芳齡永繼,從生物進化的生存-繁殖權衡角度來說,確實如此。
男性是女性通往長壽之路的絆腳石,不婚不育芳齡永繼,從生物進化的生存-繁殖權衡角度來說,確實如此。
個體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當把資源過多投入到繁殖中,用于生存維護的資源就相應減少,損傷修復能力下降,進而導致衰老和壽命縮短。
每一次的懷孕和哺乳對母體而言,都是巨大的消耗,“生育次數越多,衰老越快,壽命折損越大”的現象出現在許多物種中。
那有的小可愛就要問了:那我不生育,只享受繁衍的過程行不行呀,沒有兒孫我享福,還能長壽,豈不是美滋滋?
唔…怕是要讓你失望了,因為來自新西蘭奧塔哥(Otago)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研究證明:交配也是一種資源損耗,在生命前期頻繁交配而不生育對壽命的影響比生育還大(多么痛徹心扉的領悟!)
該研究以“Mating in the absence of fertilization promotes a growth-reproduction versus lifespan trade-off in female mice”為題,發表于PNAS。
為了研究在雌鼠生命前期(出生后28-300天)不同的繁衍條件對其生長、后期生育能力及壽命的影響,研究人員為雌鼠設計了以下幾種同居情況。
雌鼠+雌鼠同居(Female):實驗的對照組。
雌鼠+完整雄鼠同居(Intact):雌鼠可完成交配、懷孕、哺乳一整套繁殖過程。
雌鼠+不育雄鼠同居(Vasectomized):不育雄鼠輸精管被切除,精液中沒有精子,雄激素水平正常,可交配,但不能使雌鼠懷孕。
雌鼠+閹割雄鼠同居(Castrated):閹割雄鼠體內缺乏雄激素,不交配、不能使雌鼠懷孕。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不同的繁殖條件對雌鼠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和沒有交配行為的雌鼠相比,有交配行為的雌鼠體重更重,特別是與完整雄鼠同居的雌鼠,體重增長最明顯(畢竟經歷了懷孕和哺乳,吃得多體重上漲可以理解),但是,和不育雄鼠同居的雌鼠,在第6個月時體重竟然也比對照組重了快20%,說明交配這一行為會讓雌鼠變胖!
生物在生存-繁殖權衡之外,還有現時-未來繁殖之間的權衡,為了研究生命前期不同的繁衍條件對雌鼠后期生育能力的影響,在300天同居結束后,研究人員將每組取出一部分雌鼠與年輕力壯、能生育的雄鼠放一起,看看各組雌鼠的后期階段的生育能力。
嚯!好家伙,這一下可不得了,之前沒有生育的雌鼠可算有了生育的機會,特別是和不育雄鼠同居的雌鼠,那是生得又快又多。與之相反,在生命前期與完整雄鼠同居的雌鼠,在后期生育能力下降最為迅速。
也就是說,在前期經歷了懷孕和哺乳的雌鼠,后期在繁殖上分配到的資源就會減少,而前期沒有繁殖的雌鼠,后期生育能力就得到保留。
已有研究證明終生生育會縮短雌鼠壽命,但本研究中僅涉及前期不同繁殖條件對雌鼠壽命的影響,各組雌鼠在同居300天后,每組取出一部分研究雌鼠與雌鼠同居,相當于這些用于測量壽命的雌鼠最多只在鼠生前1/3階段能夠生育,在后期不再進行任何繁殖相關活動。
結果顯示,在所有組中,前期與不育雄鼠同居的雌鼠壽命是最短的,而與完整雄鼠同居的雌鼠,雖然總體壽命長度與對照組相比略有減少,但并未達到統計學差異(P=0.14)。
由此,研究人員得出:在生命前期頻繁交配而不生育將對雌鼠壽命產生不利影響,而前期生育并不會造成雌鼠壽命顯著縮短。
本研究最終并未探明只交配不生育對雌鼠壽命產生影響的機制,但研究人員提出了以下猜測:
一是與不育小鼠同居雖然不會導致雌鼠真懷孕,但交配行為刺激雌鼠產生類似早期懷孕的神經內分泌反應(假孕),特別是催乳素的分泌。如果說與完整雄鼠同居的雌鼠在懷孕期間(21天)還能歇一歇暫停交配,那么與不育雄鼠同居的雌鼠,假孕期(12天)一過又迅速進入發情期,然后又交配進入假孕期,周而復始,不管是交配還是假孕的頻率都要高于與完整雄鼠同居組,“資源”當然就耗費得多了。
二是精液中的含有的“有毒蛋白”對雌鼠壽命造成影響,早在1995年,科學家就發現雄果蠅精液中含有一些成分(后來被稱為副腺蛋白,accessory gland proteins)會縮短與之交配的雌果蠅的壽命,促進其排卵,降低雌果蠅之后的交配能力,殺死雌果蠅體內先前雄果蠅留下的精子。因此,如果雄鼠精液中也有類似的蛋白質,那么正如上一條所說的,與不育雄鼠同居的雌鼠,交配頻率是增加的,“中毒”次數多了,壽命就縮短。
總的來說,本研究將交配行為從整個繁殖行為中剝離,證明除了懷孕和哺乳外,交配也是一種資源損耗,生命前期的頻繁交配甚至比生育對雌鼠壽命縮短影響更大。
看來想獲得長壽,還得先斷情絕愛,嗯…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滅人欲求永生啦,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