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經歷過牙齦出血的情況,尤其是刷牙時、咬堅硬食物時。正常情況下,牙齦呈現粉紅色,邊緣緊緊貼合牙面,質地比較堅韌且有彈性。一旦出現牙齦出血,不能一直抱有僥幸心理,還需進一步就醫檢查,排除口腔疾病的可能性。
牙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吸煙
調查顯示,跟從未吸煙的人相比,吸煙者易出現牙齦出血。香煙中含有眾多有害有毒物質,易附著在牙齒和牙齦上,持續刺激牙齦,易造成牙齦功能惡化以及出血。另外,長期吸煙可損害免疫力,無法更好的對抗感染,影響組織愈合以及血液供應,從而損害牙齦健康。
2、女性
不少女性來月經時易出現牙齦炎,這跟雌性激素息息相關;正處于妊娠期的女性,由于體內激素發生很大改變,所以易患上牙齦炎和牙周炎。
3、牙齦炎
太多牙菌斑和牙結石積聚在牙齒上,會使得牙齦發炎,導致牙齦出血。沒有及時治療可破壞牙齦組織,易發展成牙周病,導致牙齒脫落。
4、營養不良
體內缺乏礦物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等都會損害口腔健康,造成牙齦出血。
5、受到外傷
牙齦組織比較柔軟,使用太硬的牙刷易造成牙齦損傷,導致牙齦腫脹和流血。
6、所服用的藥物
部分牙齦出血也跟藥物有關,尤其是免疫抑制劑、降血壓藥以及抗癲癇藥物等,都會造成牙齦腫脹或牙齦出血。另外,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或抗焦慮藥、鎮靜劑以及抗組胺藥物等,都會減少唾液分泌,造成口干,誘發牙齦炎。
如何正確刷牙?
先刷門牙外側,刷毛跟牙齒和牙齦呈現45度角,以畫圓圈的方式活動;再刷門牙內側,緩慢的提拉輕刷;然后再刷牙齒咬合面,使得牙刷跟咬合面垂直,前后短距離輕刷;再刷牙齒內側面,讓牙刷前端沿著牙縫上下刷動;最后再刷舌頭表面,能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維持口氣清新。
溫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牙齦出血也有可能繼發于某些疾病,如肝硬化或尿毒癥、血液系統疾病等。若是牙齦出血比較頻繁、出血持續不止,同時伴有牙齦蒼白,還需選擇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盡可能選擇小刷頭且軟毛的牙刷,刷牙水溫約35~40℃左右,刷牙時間不能低于三分鐘,至少每3個月換一次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