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又稱異位性皮炎、特應性濕疹、Besnier體質性癢疹或遺傳過敏性濕疹等等,其特征性表現為皮膚干燥和嚴重的瘙癢。患者常有家族遺傳病史,常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應性疾病,目前認為是一種系統性疾病。
特應性皮炎有哪些臨床癥狀?
該病呈慢性經過,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膚干燥、慢性濕疹樣皮損和明顯瘙癢。最新臨床指南分為4期:
①嬰兒期(出生至2歲):在出生后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病,皮損多分布于兩頰、額部和頭皮,皮疹以急性濕疹表現為主,后期逐漸蔓延至四肢伸側,伴劇烈瘙癢。
②兒童期(2~12歲):多數在5歲前發病。皮損多發生于面頸、肘窩、腘窩和小腿伸側,以亞急性和慢性皮損為主要表現,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顯苔蘚樣變。
③青少年及成人期(12~60歲):皮損與兒童期類似。以亞急性和慢性皮炎為主,主要發生在肘窩、腘窩、頸前等部位,軀干、四肢、面部、手部也可發生,皮損以干燥、肥厚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可表現為癢疹樣。
④老年期(60歲及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皮疹通常嚴重而泛發,甚至出現紅皮病表現。
除了以上皮膚癥狀外,部分患者還合并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結膜炎等癥狀,表現為遇到灰塵打噴嚏、流涕、鼻塞、呼吸困難等。
如何做好日常護理,避免加重?
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干燥,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對外界刺激較敏感,基礎護理在該病治療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衣:日常穿衣應避免毛織物(羊毛類物品)、化纖物及緊身衣物。新買回來的衣服應先洗滌后再穿。衣物洗滌劑應選擇中性溫和的,避免含香精的清潔劑與洗滌劑。建議穿寬松全棉衣物。若孩子患有該病,看護者也應盡量穿著寬松全棉衣物,平時盡量戴手套做家務。
食:5 歲以下兒童常見食物過敏原為牛奶、雞蛋、小麥、花生和大豆;5 歲以上兒童常見食物過敏原為堅果、貝殼類和魚;青少年和成人如有特殊食物過敏史,建議避食。必要時可行過敏源檢測;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
住:家庭居住環境需保持通風、透氣,避免甲醛等裝修污染,可使用空氣過濾器,避免接觸煙霧、汽車尾氣等,建議避免接觸動物毛發、粉塵等。
行: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避免前往污染嚴重、環境臟亂的場所。花粉季節盡量在室內,關好門窗;夏季盡量不要到樹底下、花草邊,避免蚊蟲叮咬。宜選擇強度小、出汗少的運動,避免劇烈運動。
護:建議洗浴溫度在32 ℃~ 37℃,洗浴時間5~10分鐘。推薦使用低敏無刺激的潔膚用品。動作輕柔,勿搓洗皮膚,不用堿性肥皂或浴液。洗浴頻度以每日或隔日1次為宜。建議每天全身使用潤膚劑,每天2次,特別是沐浴后即刻使用(可保持皮膚的水合狀態、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和減輕瘙癢)。盡量選擇成分單純(甘油、凡士林、神經酰胺等),不含色素、防腐劑的潤膚劑。
藥:對于病情比較嚴重者,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可以短期適量應用激素藥膏,涂抹時間不應超過兩周。不含激素的如外用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可以在皮損好轉后,堅持用夠一個月再停。以上措施仍不能控制著,可以選擇最新生物制劑治療。
作者:皮膚美容科 馬俊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