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屬于常見的肛腸疾病,是肛門周圍發(fā)生膿腫的癥狀。引起肛瘺的主要病因是肛門直腸周圍受到感染,其感染分為多種類型,不妨來了解一下。
肛瘺分為哪些類型?
1、裂源性肛瘺
肛裂部位繼發(fā)感染蔓延而形成瘺管,肛裂位置低可形成皮下瘺,這屬于陳舊性肛裂常見并發(fā)癥,一般發(fā)生在肛門前后正中位。
2、痔源性肛瘺
此類肛瘺是因為血栓痔感染所引起的,一般是皮下瘺。因為混合痔血栓形成感染而導致的肛瘺內口集中在齒線位痔體兩側。
3、醫(yī)源性肛瘺
醫(yī)源性肛瘺是因為肛門直腸檢查或做手術治療導致的感染蔓延擴散。主要是因為肛腺受到損傷或分泌不流暢所導致的感染繼發(fā),最常見的是錯誤的結扎痔核或縫線在齒線位導致的。
4、腺源性肛瘺
肛隱窩內肛腺受到感染時,會沿著肛管直腸肌肉和軟組織間隙蔓延且擴散,從而形成開口或不開口的瘺道。向下可形成低位肛瘺,向上超過肛直環(huán)時可形成高位肛瘺。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大便干結、腹瀉以及疲勞是其誘因,只要積極治療就能徹底緩解,不必太擔心。
5、囊源性肛瘺
囊源性肛瘺是因為肛門直腸周圍間隙內囊性腫物生長過快和腸蠕動擠壓,囊壁會移動到肛管直腸交接最薄弱的部位,抵抗力下降時會誘發(fā)感染,從而形成囊性瘺道。因為內壁有上皮組織沒有完全被去除,所以一次性手術不能徹底治愈。
6、腸源性肛瘺
腸源性肛瘺是因為患有慢性炎性腸病所引起的。最常見的是克隆氏病和潰瘍性直腸炎,當潰瘍感染時可波及直腸壁下而形成瘺道,一直延續(xù)到肛門周圍,治愈起來比較困難。
7、傷源性肛瘺
因為誤吞雞骨或魚骨等堅硬食物,排便時肛管周圍組織會受到刺激,或異物直接刺穿肛管直腸周圍組織,從而引起感染擴散蔓延,最終形成肛瘺。
溫馨提示
不管是哪種肛瘺必須要引起重視,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預防便秘和腹瀉,每次排便后要使用溫水對局部清洗,保持局部清潔和衛(wèi)生能預防肛周感染。若是肛門有不適或灼熱感時要及時去醫(yī)院就醫(yī),切不可拖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含膳食纖維食物來促進胃腸道蠕動,防止大便干結。一旦形成肛瘺沒有自愈的可能性,只能通過手術方式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