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發展出緩震型跑鞋和穩定型跑鞋,這兩種跑鞋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跑者在選鞋時怎樣區分緩震型跑鞋和穩定型跑鞋呢?
本文為你做一解釋。
跑步一直是大眾參與人數最多、受歡迎程度最高、最簡便易行的運動;
但令人遺憾的是,研究顯示這項運動的傷痛率發生率高達85%,跑姿不合理、體重較大、跑量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缺乏力量、不重視恢復、準備不足就去參加馬拉松都是引發傷痛的常見原因。
當然,最終這些因素都會以生物力學的形式呈現出來,也即一切因素最終都會歸結于反復受力引發應力集中,從而導致慢性勞損。
跑步損傷都可以從力學上給予解釋
跑步是一項周期性運動,跑步時蹬地、騰空、擺腿、著地、支撐等階段周期重復出現,在跑步的整個階段中,哪個環節受力最大,自然就最有可能引發傷痛,處理好這個環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傷痛問題。
在跑步過程中,腳每次著地會對地面形成2-3倍體重的作用力,此時地面會形成相等的、反方向的力,所以著地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沖擊力是引發傷痛的根本原因。
現代人類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赤腳跑步,鞋,尤其是跑鞋的發明,在避免赤腳走跑產生外傷的同時,緩沖地面沖擊力成為其最基本的功能。
跑鞋中底都是由彈性材料構成,通常為EVA,這些彈性材料在受壓之后會產生形變,而當壓力去除之后,又可以恢復原有形狀;
所以雖然著地時人體會受到2-3倍體重沖擊力的作用,但正是由于跑鞋中底的緩震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一部分沖擊力,這樣就有效避免人體肌肉、關節受到較大沖擊力作用。
所以,借助鞋底夾層,也即所謂中底的彈性材料,跑鞋就能夠實現緩震功能,只不過中底有厚有薄,緩震程度各不相同。
馬拉松競速鞋通常為了達到最大程度輕量化,中底緩震材料應用偏少,適合精英跑者;
而普通訓練跑鞋為了充分緩震,中底較厚,能充分緩震,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重量不輕。
當然,為了又緩震又輕量化,各大跑鞋廠家在中底材料上可謂絞盡腦汁,研發了很多科技含量很高的緩震材料,比如耐克的ZoomX技術、阿迪達斯的Boost技術等等久負盛名。
目前,中底材料的趨勢是不斷加大厚度從而實現充分緩震,但同時重量卻變得越來越輕,耐克新一代跑鞋Nike ZoomX Vaporfly NEXT%、阿迪達斯新一代跑鞋Ultra Boost 19系列無不是如此。
總體而言,其實從本質上說,所有跑鞋都可以稱其為緩震型跑鞋,不存在沒有緩震功能的跑鞋,只不過緩震功能強弱不同罷了。
說完了緩震型跑鞋,那什么是穩定型跑鞋?
顧名思義,穩定型跑鞋就能產生穩定作用。
那么其究竟穩定的是啥呢?
穩定的就是腳踝,腳是人體在跑步過程中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位,所以穩定型跑鞋其實穩定的就是腳踝,腳踝穩定住了,就有利于膝、髖、乃至骨盆等部位的穩定。
跑步時腳著地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無論是我們說的腳跟著地,還是前腳掌(中足)著地,在著地時,都是腳跟外側或者前腳掌外側先著地,然后再快速過渡到內側,這個足發生偏轉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足外翻。
也就是說足外翻是跑步時足著地一個非常自然的現象,借助外翻可以起到緩沖受力,減少沖擊和振動的作用。
但是外翻不足(多見于高足弓)和過度外翻(多見于扁平足),被認為與跑步傷痛發生高度有關。
研究發現,外翻角度介于7-10度之間,跑步傷痛發生最少。
著地時足外翻介于7-10度傷痛發生最少
對于存在過度足外翻的跑者,穩定型跑鞋就能發揮一定支撐作用,從而控制過度足外翻,所以穩定型跑鞋又被稱為支撐型跑鞋。
足外翻作為傷痛發生的高危因素,會導致異常應力作用于人體,過度足外翻與足底筋膜炎、跟腱痛、小腿脛骨應力綜合征、甚至膝痛都有較高關聯度,所以對于足外翻的跑者,就需要一雙穩定型跑鞋提供必要的支撐。
預防足外翻還有利于減少下肢力線異常所引發的膝內扣、髖內收內旋、骨盆傾斜等問題,所以預防過度足外翻對于糾正整個下肢力線異常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講了那么多,穩定型跑鞋與緩震型跑鞋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其實不同之處很有限,那就是穩定型跑鞋在鞋內側緣往往有硬質材料給予支撐,或者足弓內側給予加厚,這樣在著地時,就會限制足的過度外翻。
那么跑者在選鞋中如何注意區分緩震型和穩定型跑鞋呢?
正如前文所說,穩定型跑鞋在鞋的內側會有特別加厚,或者在足底內側有硬質材料予以支撐,而緩震型跑鞋通常沒有這些特殊結構。
對于扁平足跑鞋來說,可以考慮選擇穩定型跑鞋,而對于沒有扁平足或者過度足外翻的跑者,就不一定要選擇穩定型跑鞋了。
在某些情況下,對于沒有扁平足的跑者,如果穿了穩定型跑鞋,反而會妨礙足的正常外翻,導致不適,所以買鞋時一定要兩支穿上跑一跑,鞋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
穩定型跑鞋主要適合扁平足,特別是伴隨足踝力線異常的跑者,因為某些扁平足跑者會存在過度足外翻,而跑步著地會進一步導致外翻加劇,這時就容易導致異常應力作用于足踝,并且引發足底筋膜炎、跟腱痛、小腿痛等跑步傷痛。
對于一些跑姿不太理想的跑者,比如存在膝內扣,跑步時小腿習慣于向外撩的跑者,穩定新跑鞋也具有一定意義,還是那句話,買鞋時要仔細試一下鞋。
緩震型跑鞋又稱為緩沖型跑鞋,穩定型跑鞋又稱為支撐型跑鞋。
從本質上說,所有跑鞋都是緩震型跑鞋,但緩震型跑鞋不一定是穩定型跑鞋,而穩定型跑鞋除了穩定作用,也具有緩震作用;
換句話說,緩震型跑鞋通常只能減震,而穩定型跑鞋既能緩震又能發揮文穩定作用。
緩震型跑鞋適合所有跑者,而穩定型跑鞋更加適合存在扁平足、跑步時下肢力線異常的跑者。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文章】
隔天跑步好還是天天跑不好??
四種提升跑力改進跑姿的訓練方法?
基普喬格教練確認執教中國馬拉松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