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兩個男孩的媽媽,我每天的日常都是:上一秒肺被氣炸,下一秒心被融化。
以前,我以為他們是來尋仇的,但當他們漸漸長大,我才發現:每一個調皮、鬧騰、坐不住的“壞”小子,都是來向媽媽報恩的。
——虎媽
作者 | 七七晴歌
清明節,我和閨蜜相約帶娃去旅行。
整個旅途中,我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散發著丑陋的嫉妒。回家后,我更是用盡了洪荒之力才忍住沒有拉黑她。
你問我為啥?
無他,只因為我是兩個男孩的媽,而她,做了女孩的媽。
高鐵上,
她的女兒坐在座位上安安靜靜涂色,兩個小時的車程對閨蜜而言,不過是一部電影的時間;
而我的猴子兒子,一會兒摸摸窗戶,一會兒摸摸椅子,還要摸摸前排大哥的肩膀頭子。兩個小時在我眼里,比至尊寶的一萬年還漫長。
沙灘上,
她的女兒堆城堡、撿貝殼,母女倆還拍了好多張美美的合照,正在討論選哪張發朋友圈。
而我的兩個兒子,一個挖坑,一個刨土,最后,哥哥把弟弟徹底埋住。
沒一會兒,兩個人又因為搶貝殼發生了激烈的沖突。爭執間,弟弟一頭撞到了試圖勸架的老母親臉上。
一陣海風吹來,女孩媽媽身上的香水味和男孩媽媽嘴里的血腥味在空中交錯。
她有她的優雅,我有我的狼狽。
回家的路上,
她的女兒一邊看《小馬寶莉》一邊說英語,閨蜜擺擺手:“我們也沒做什么英語啟蒙,看看動畫片,自己就會了。”
我的兒子則一人一只耳機,一邊看《小豬佩奇》,一邊發出此起彼伏的豬叫。
以前,經常看人分析養男孩和養女孩的不同。
現在,當我生了一個兒子,然后,又生了一個兒子后,我終于在眼淚中明白:
女孩是來報恩的,男孩嘛,都是來尋仇的。
前陣子,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位媽媽抱怨道,自從生了兒子,家里就變成了騎馬場,臭小子天天要騎馬。
其余幾個媽媽同情地望著她,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她一聽,眼睛里立刻燃起了希望:“你們是說等兒子長大了,就懂事了?”
另一位媽媽認真地點了點頭:“對啊,等他再大一點,就不會想騎馬了,他會天天找你打架,家里就會變成斗獸場。”
冷眼旁觀這一切的我笑而不語。
天真吶。
等她們再生一個男孩后,就會明白,生兒子的家庭,遲早會變成媽媽的“火葬場”——
自從我生了兒子,每天早上叫醒我的,就不再是鬧鐘,也不再是夢想。
而是男孩那天塌地陷紫金錘和玄真火焰九天劍,分分鐘給老母親造成一萬點的傷害,精確打擊到每一個部位。
平日里,兩個“壞”小子更是下手沒輕沒重,動作橫沖直撞。
不是迎面撞你個大跟頭,就是用玩具槍突突突得你生無可戀,還動不動掛在你的脖子上,勒得你眼前冒星星。
女兒和你玩過家家,你是學生,是病人,是還需要被照顧的小寶寶;
一旦兒子想跟你玩過家家——
呵呵。
恭喜你,從這一刻開始,你就喜提了小怪獸、白骨精、韓丁那等一系列新的身份,化身為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往后余生,慌不擇路是你,跪地求饒是你。
演得不像,重新再來一次還是你。
真的,自從養了兒子,老母親對生活的期待值直線下降:我不要什么優秀、陽光、帥氣,我只希望活著就好。
哦,我不是在說兒子,而是在說我自己。
身體上的傷倒還是其次,養育男孩,還要經常遭遇精神上的暴擊。
俗話說得好,上輩子殺豬,這輩子陪兒子念書。
或許是因為多巴胺的緣故,男孩似乎天生就坐不住,還好動。
只要往書桌前一坐,他不是要喝水了,就是想撒尿了,安靜不到三秒鐘,又說自己腿肚子被蚊子給咬了。
和身邊的男孩媽媽們一交流,才發現這都是家常便飯。
我朋友,曾經偷偷錄過她兒子寫作業的視頻:
只見這孩子坐在書桌前,先是對著墻壁一通動次打次,再玩玩鉛筆、橡皮,然后“啪嗒”一聲摁亮臺燈,又“啪嗒”一聲關上。
當他反反復復玩了十幾次后,終于想起來,哦,我好像還有作業要寫。
你以為要開始進入正題了?
不!!
他二郎腿一翹,又開始思考人生了。
思考的過程里,手也沒閑著,他伸出一根食指,放進了鼻孔里。摳一摳,扭一扭,再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看一看……
最后,筆桿子一撂,氣沉丹田地喊出那句:
“媽,我要上車說!”
難怪兒子上小學后,老母親的后媽模式就開始全面上線了。
但更讓老母親崩潰的,還是兒子那一對時有時無,若有若無,可有可無的耳朵:
你叫他寫作業,他充耳不聞;
你喊他練鋼琴,他一動不動。
但你永遠也弄不明白——
為什么患有聽力障礙的兒子,明明在書房寫作業,卻能在你打開電視機,剛點開一部電視劇的0.01秒后,立刻竄出來,急吼吼地問你:
“誰呀?”
“什么啊?”
“這是怎么一回事吶?”
就問你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當媽前,我的生活樸實無華,且枯燥;
當媽后,我永遠也不知道前方還有什么“驚嚇”和“驚喜”正在等待著我。
當我推開家門的時候,等待我的,或許是兒子的M87光線,是奧特炸彈,是雷歐飛踢,但偶爾也會是一個汗津津的熊抱;
當我輔導作業的時候,陪伴我的,是高血壓,是心肌梗塞,是內分泌失調,但也是小男子漢信誓旦旦的諾言:
“媽媽,你去躺一會兒吧,我保證自己寫完作業。”
當我吼得喉嚨發炎,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上的時候,也是他從來沒有抱怨過我的不耐煩、我的壞情緒,而是一本正經捧著我的手說:
“媽媽,你疼不疼呀?”
“下次我再惹你生氣,你就打我屁股,肉多,手不疼!”
我認識不少女孩媽媽,看她們養孩子就像是種花,撒下種子,悉心呵護,按時澆水,沒過多久就能開出一片繁花似錦。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恨不得把她們統統拉黑。
但現在,我不這樣認為了。
記得有一次帶娃出去聚餐,走的時候兒子忘了拿自己的玩具,我陪著他氣喘吁吁取回來后,忍不住抱怨他:
“什么腦子呀,都不記事。”
兒子也笑著拍拍自己的頭:“嘿嘿,我可真是一個大笨蛋。”
閨蜜聽了,一臉震驚地望著我:“天,你怎么敢跟孩子這么說話,我平時說話聲稍微大一點,我家丫頭絕對要跟我冷戰的。”
聽到這里,我看了一眼喋喋不休,正在跟我講汪汪隊立大功的兒子,嘆了一口氣:“我也很希望這小子能學會這一招,最好能一個小時都不跟我說話。”
我嘴上這樣說著,但看著兒子喋喋不休的樣子,我的心卻變得很柔軟。
想起幾天前,我和兒子在小區散步的時候,突然有一只大狗掙脫了主人的繩子,沖到了我們面前。
正當我想要把兒子護在身后的時候,這個總是嘮嘮叨叨的幼稚鬼卻突然大聲對我說:
“媽媽,你別動!”
隨后,便死死守在我的身前。
大狗的主人很快跑過來牽起繩子,并向我們道歉,但兒子卻一直盯住大狗的方向,直到它被主人牽回家,兒子才如釋負重地回頭沖我一笑:
“嘿,媽媽,你剛才嚇壞了吧。”
然后,他又開始給我講起奧特曼的必殺技。
這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這個鬧騰、話多、三分鐘熱度的“壞”小孩的身體里藏著的,其實是一個勇敢、堅強、充滿愛意的小天使。
他愛闖禍,但他也很愛我。
回家后,我給兒子洗漱完畢,看著他蓋上被子,正準備關燈。
突然聽見他大聲叫我:
“媽媽!”
“媽媽!!”
“媽媽!!!”
還沒等我開口,他就跟我解釋說:“嘿嘿嘿,我一叫你就很開心,媽媽晚安。”
男孩不好養,他像我冬天扔進被窩里的冰塊,但同時,他也是我夏天扔進可樂里的冰塊。
他們充滿破壞欲,愛打架,但卻從來不記仇,下一秒還是好朋友。
他們坐不住,但是家里有人需要幫忙跑前跑后的也是他們;
他們看不懂人的眼色,但是抱住媽媽大聲說“我愛你”,急吼吼向朋友證明“我媽媽是最棒的”的認真也是真的。
正是這個“壞”小子,讓我體驗到了另一種人生。
他教會了我什么是樂觀、幽默,和即使被打倒九十九次,也要第一百次站起來的勇氣。
他不是來尋仇的,而是來教我如何去愛的。
所以,即使我受夠了他,我也離不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