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港股走勢有點強,截至1月18日,恒生指數上漲6%、恒生國企指數上漲近7%,頗有扭轉連續兩年跑輸A股的勢頭。上周五很多投資者也在頭條文章下留言,建議我們做一期港股基金專題,今天我們就把優秀的港股基金名單安排上了!被券商看作是國內資產“價格洼地”的港股,該怎么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我們首先篩選出任職時間超過3年的基金經理,再按照最新三季報中的港股倉位高低進行劃分,將港股比例在30%~60%之間、60%以上分成中等港股倉位、高港股倉位這兩類基金,最后按照近三年的收益和區間最大回撤排序,選出兩個指標都排在前1/2的基金。
先聊聊通過港股通等渠道投資的滬港深基金,這類基金只能投資港股通名錄內有限的港股,相比QDII,這類基金選股范圍小一些,但是管理費率更低、申贖流程更加方便。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1.1.18
高港股倉位基金中,汪孟海管理的富國滬港深行業精選表現穩定,它也被納入了牛基寶全股型基金組合中。“港股一哥”汪孟海是少數從港股投資出身的基金經理,2010到2014年在中國人保做海外投資,14年8年加入富國,保險資管基因 深耕海外投資,使富國滬港深行業精選近三年收益排在前列的同時,且最大回撤控制的非常好。
而且由于該基金合同中有“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資產的80%”的硬性規定,所有自成立以來的港股倉位比較穩定,長期保持在70%~80%之間。目前主要布局互聯網、消費、醫藥生物等板塊。
中等港股倉位基金中,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與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類似(藍籌精選由于成立時間未滿三年而沒有入選),長期港股倉位在40%左右,這只基金由曲揚和范潔兩人一起管理,范潔擅長醫藥、大消費板塊的投資,基金近三年收益和最大回撤的表現比曲揚單獨管理的基金更好。從持倉來看,呈現出持股高度集中特征,前10大重倉股占比接近80%,主要布局了互聯網軟件、消費、醫藥等高成長的板塊龍頭股。
接下來是主動管理型的QDII基金,由于港股過去兩年的表現遠遠不及A股與美股,所以港股倉位較低的基金,平均表現會更好一些。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1.1.18
高港股倉位的QDII基金中,管理富國中國中小盤的張峰深耕港股20多年,是業內有名的港股老司機,在管理的8個完整年度中,只有兩年出現虧損,分別是在16年下跌1.44%,18年下跌13.43%,張峰的持倉比較分散,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占比在40%左右,主要在物業、互聯網、醫藥生物等板塊上有所布局。
徐成管理的多只滬港深、QDII基金都出現在了榜單當中,他的投資風格與張峰比較類似,以國富大中華精選為例,投資了阿里、京東、美團等互聯網龍頭公司,也在新能源板塊均有所布局,自管理基金以來,除了18年下跌14%,其他幾年也都是取得正收益且大幅跑贏恒生指數。
中等港股倉位的QDII中,余昊管理的廣發全球精選,港股倉位比較穩定而且業績表現較好。余昊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且在紐約從事過一段時間賣方研究工作,所以擁有十多年的海外投研經驗,投資風格偏向成長,前十大重倉股有英偉達、超威半導體等公司,主要布局半導體、新能源等科技板塊,所以近三年的回撤也相對大一些。
最后是投資港股的指數基金,跟蹤港股市場整體表現的寬基指數主要有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由于恒生AH股溢價指數仍處于歷史高位,如果看好國內、香港上市公司之間的差價會進一步收斂,可以關注成分股中H股占比高,估值水平較低的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跟蹤的基金有易方達恒生H股ETF、南方恒生中國企業ETF。
如果看好經濟復蘇,想投資更多香港本地的股票,可以選擇恒生指數,跟蹤的基金有華夏恒生ETF,以上這些ETF的場外聯接基金目前均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