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的房子有多大?(自己的房子,不是租的)
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可以告訴你,關于你的居住面積,相關專家已經。
大家經常能看到一些官方數字被公布,比如平均薪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關于住房,其實也有“人均數據”!
近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某個會議上稱:人均住房面積50平方米,年建設量17億平方米,實際上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天花板。
我想起之前的官方披露: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70年前的8.3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
人均住房面積50平米,你達到了嗎?
NO. 1|壹
人均住房50平代表了什么?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均住房面積50平,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假如你一個人居住,那么50平米不僅能滿足你的生活各種需求,還很有余!
50平米的空間,如果設計得當,陽臺,臥室(甚至兩個),客廳,衛生間,廚房 應有盡有,我們來看看幾個50平米 的戶 型就知道了。
按照人均50平米的標準:
如果你的家庭是三口之家,那么你的家就有150米,小型豪宅;
如果是四口之家,那么你的家就是200平米,中型豪宅;
如果是六口之家,那么你的家就是300平米,應該可以開party。
關于人均居住面積,國家早有了目標。
2003年,住建部公布我國居民住房的小康標準:到2020年, 基本做到“戶均一套房、人均一間房”。
2004年,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了21項小康社會的指標,其中就包括城鎮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
按照目前的數據, 我們已經完成了住房面積的小康目標了。
同時,人均住房面積50平米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高的。
據易居院2016年做的數據統計,我國人均GDP只高于保加利亞,但人均住房面積已超過保加利亞、羅馬利亞、立陶宛、俄羅斯、希臘、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英國、韓國等。
圖片來源:易居院
也就是說,除了地廣人稀的北歐和高收入的美國以外,中國人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碾壓了多個國家。
NO. 2|貳
中國住房歷史
同時,人均住房面積50平米,也代表著從建國開始中國人的住房面積已經翻了5倍多。
1990年的時候中國還沒有房地產,都是單位造點房子分配,機關事業單位造房子分配,當時整個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是8平方米,包括上海在內都是人均八平方。
三口之家能夠住3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使用面積20來平方,也算是蠻好的一個像樣的家庭,但實際上這20幾平方就是一大一小的兩個居室,實際上也是很困難的。
1990-2000年中國開始有房地產,開始加大房產建設,那個時候到2000年的時候,那一年整個中國各大城市房產商建了1億平方米的房子。
1990年全中國所有的單位造的房子,不是房產商,因為沒有房產商,所有單位造的房子統統加起來,1990年沒有超過1000萬平方米。
2000年有1億平方米,不是單位造的,是房產商造的。也就開始房產商的市場化。
從2000年到2010年,2010年中國造了多少房子呢?房產商造了10億平方米,又漲了10倍。
然后從2010年的10億,到2017年我們那一年建了17億平方米。
20年前,中國老百姓的人均住房面積不到10平米; 而20年后的2020年,老百姓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50平米。
SOHO中國潘石屹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過,當下樓市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與發達國家接近,缺房子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
其實,央行出具的報告中也曾經做過說明,城鎮家庭的住房覆蓋率已達到96%,其中約30%有2套房屋,約10%至少有3套房屋。
NO. 3|叁
房子過剩,房價如何走?
人均住房面積達到50平米,很明顯是過剩的。 那么這是不是代表著購房者會減少,房價要跌呢?
從現狀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無論是近期發生的各種搶房事件,還是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事實。都在向我們證明一個事情,受住房面積增長導致房價下降,基本不可能。
在這 個市場中,跟樓市密切關聯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復雜了!
比如,在過去20幾年的樓市發展中,因為房地產過快的發展,導致房價逐年上漲。 很多人被高房價所困擾,房屋的住宅屬性也開始逐漸向金融商品過 度。
房子成為人人眼中致富的手段,地位的象征。 樓市目前積累著80%人的財富,他們當中都沒人希望房價下跌,因為價格的下跌就意味著他們的財富會縮水。
這也是房住不炒提出來的原因之一。房子的投資屬性太強了,強到很多銀行即使違規也要講錢流入到樓市。前段時間的企業貸款流入樓市就是表現出房子的價值。
同樣,房子在另外一部分人眼中,也是最后的底線。
從媒體曝出的范冰冰賣豪宅抵債、吳京拍電影沒錢拿房抵押貸款,再到海馬汽車賣房補貼企業利潤;房子已經不單單是住房了,是一種金融產品。
房子的保值增值屬性,能給這些處在危機當中的個人和企業雪中送炭。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就表示,在2020年投資樓市“不犯錯”是第一原則。
還給出了四個投資“紀律”。其中,有兩條也是對房地產投資者的良心建議。他認為,過去20年,寧可錯,不可錯過;未來,寧可錯過,不可錯。此外,馬光遠還給出了“21字”的忠告,即“不要把過去靠運氣賺的錢,這幾年靠本事給虧沒了”。字里行間雖都在勸說大家不要盲目投資房產,但房子還是可以作為未來投資的選項,只不過滿地是黃金,閉眼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想要投資好的房產,必須具備極佳的投資眼光。
除此之外,造成房子過剩,房價不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土地!
土地具有唯一、不可復制等 特殊 屬性 ,所以在老 百姓思想中,成為不可能降價的黃金產品。
有了土地的保障,土地上的房子的價格也有了保障。這也是為什么上海和其他城市即使住宅本事的品質相差無幾,價格也判若云泥,因為土地的價值不同。
總的來說,房子的投資屬性和土地的唯一性,是房價基本不可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即使人均居住面積再增長,對房價的影響也很微小,最多可以抑制房價的快速上漲。
NO. 4|肆
結 語
當然,人均住房面積50平米,對于房企來說:這是一個信號,在房地產閉著眼睛拿地賣房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拿地更要考慮土地的位置等。同時,房企還需要積極發展其它業務。
黃奇帆在會議還提到房地產行業中的“二八原則”:中國一年17億平方米差不多十幾萬億的銷售值,80%被中國前10的房地產企業包攬,
“如果現在是搞了10年的房產公司,見好就收,把已經建成的以好的價格賣掉,賺了錢轉戰別的地方。如果是全國前100位的房產公司,當然可以維持著,但是工作方法上要轉型”。
從這點我們可以明確看出黃奇帆的觀點,房地產市場已經不是那個遍地黃金的時代了,現在跟看重的是規模和實力。有實力,你就干,沒有實力,趁早轉型。
好消息來了!第一房新媒體集團推出了“紅人family”小程序,開啟線上營銷新模式,打破傳統線下看房。甄選市面上常見的品牌房企,助力您輕松挑選好品牌,更多優惠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