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一季度業績有多猛?
西南證券、第一創業一季度凈利潤已超去年全年;25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合計239.91億元,同比大增59.93%,九成券商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上次一季度凈利同比普增還是在2015年!
所以不要問券商指數(801193)年內上漲56.59%有沒有業績支撐了!
5年磨一劍一季度凈利潤大增
“上證綜指突破3200點”、“兩市成交額破萬億”、“券商開戶平臺被擠宕機”……被“牛市”氣息圍繞的上市券商們,也一掃往日“降薪裁員”陰霾,業務復蘇,一季度業績迎來大漲。
隨著3月財務數據公布,券商一季度業績浮出水面:25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合計為239.91億元,同比(按可比口徑)大增59.93%(數據截止到4月9日18點;如無特殊說明,本文財務數據皆為母公司口徑)。
2019年一季度25家上市券商業績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方財富Choice
有可比數據的24家券商中,除浙商證券、華泰證券前三月累計凈利潤分別略降5.44%、7.14%外,其余22家券商都實現同比增長——上次一季度凈利同比普增還是在2015年。2015年,全部上市券商一季度凈利都同比大增,有券商凈利潤漲超八倍。
2015年上市券商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記者整理
具體來看,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9家券商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皆超10億元,中信證券以29.41億元的凈利潤位居榜首,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緊隨其后,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27.03億元、24.22億元、23.57億元。
券商一季度業績甚至可與去年全年相提并論:西南證券、第一創業一季度凈利潤已超過去年全年,西南證券一季度利潤近乎去年全年的6倍,至少6家券商一季度賺超去年凈利潤的一半。
部分券商2019年前三月凈利潤與去年全年凈利潤之比較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中小券商翻身快太平洋增幅超18倍
同比來看,增幅在100%以上的券商有8家,分別是太平洋、東吳證券、興業證券、西部證券、華安證券、國元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其中,太平洋實現超18倍增長。
分析人士指出,部分中小券商同比增幅展現較大彈性,是由于基數較低且經紀業務占比大,大型券商則要穩健得多。
頭部券商方面,除華泰證券外,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大型券商凈利潤增幅都位于20%-100%的區間內。
政策、基本面雙輪驅動
今日,國元證券成為首家披露一季度業績快報的上市券商。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其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一季度,證券市場在政策面和經濟基本面向好等多種因素驅動下, 投資者信心有所提振,證券交易量大幅增加,主要證券指數出現較大升幅。
民生證券非銀團隊也指出,近期券商板塊走勢較強,主要歸因于政策面驅動效應和基本面轉暖預期。政策面,科創板持續推進,交易所、證監會等部門積極配合顯示出了上層的重視,同時科創板的推出將為行業帶來可觀的增量收入。基本面,近期市場成交金額大幅提升,指數表現明顯抬升,券商經紀、自營業務創收可期。
“近年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向來是證券公司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紀、自營業務的盈利抬升將為券商一季報的業績改善帶來推動作用。可提前關注券商一季報發布情況,建議關注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券商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以及經紀、自營高彈性的券商。”民生證券非銀團隊表示。
上周,市場傳聞再融資有可能放開,監管表態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之中。對此,華創證券非銀團隊指出,假設今年定增規模回升到1萬億元,帶來收入370億元,較去年提升33%,對整體收入提升4%左右。
國泰君安認為,政策面依然會圍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科創板、再融資松綁等)以及“監管理念市場化”(衍生品開放、交易約束松綁)出臺相應超預期政策;而由于市場上漲、交易回暖、股權質押資產減值回撥等因素,券商業績也將出現顯著改善。
注:文中2018年一季度數據為一季度報告數據;申萬宏源財務數據采用其證券公司口徑而非集團口徑。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