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公募調整萬科A[0.00% 資金 研報]估值復牌或被砸盤
謝丹敏
圍繞“萬科控制權”之爭的一場“宮斗劇”似乎又有新變化。隨著安邦與王石團隊近日的親密互動,一度被市場認定為“隔壁老王”再度被寄予厚望。
在停牌半個多月后,1月6日萬科企業(2202.HK)一經復牌便遭重挫,截至收盤報20.80港元,跌幅9.17%。萬科H股的暴跌更讓一批市場投資者覺得,勝利的天平正進一步向王石和他的管理層團隊傾斜:寶能系在增持過程中,使用了帶杠桿的專戶產品,一旦A股復牌暴跌,寶能系面臨被動平倉的風險。
但在基金經理眼中,這是小概率事件,萬科A當前逾24元的市價相較寶能系15元以下的持倉成本具備了充足的安全墊;但大概率事件是萬科A復牌后將面臨一定拋壓,鑒于受到萬科A停牌而不能買賣影響,一些公募基金的持倉已明顯違反了“雙十規定”,它們毫無疑問將扮演接下來的“砸盤者”角色。
20家公募調整萬科A估值
1月6日萬科企業在香港市場的暴跌不免讓人聯想到萬科A復牌后的窘狀。
萬科5日晚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1月6日早上9時開始恢復其H股買賣;同時萬科A股份將繼續停牌,且在停牌30日期滿后(至1月18日)可能繼續停牌。
“萬科復牌后至少應該有一個板的跌幅。”上海一家大型公募指數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萬科H股大跌,停牌期間地產股都在跌,復牌后正常萬科A會補跌。Wind資訊統計顯示,自萬科A停牌以來至1月6日,申萬房地產指數[-8.97%]累計下跌幅度為7.32%。
伴隨著H股和行業指數的大跌,一些持有萬科A的公募基金紛紛發布公告調整估值。1月6日,銀華中證800、工銀瑞信深100等在發布的萬科A的估值調整公告中,均改用指數收益法來估算萬科A估值。匯總萬科A停牌以來發布估值調整公告的基金總數,截至目前這一數字超過了20只。
“行業暴跌的時候,如果不調整估值,重倉股在復牌后會補跌。先知先覺的基金投資者肯定會選擇贖回。”上述基金經理進一步稱,相比基金公司會盡量往下調整估值,基金在停牌期間申購基金份額,反而會得到萬科A復牌后的估值正常化的額外收益。
這也意味著,擔憂萬科A復牌暴跌拖累基金凈值走弱而選擇提前贖回已然成了多余之舉。
公募手上的“燙手山芋”
盡管在“寶萬”眼里,萬科的股權是香餑餑,但在公募基金眼里,持有過多萬科A的股權將是大忌。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被俗稱為“雙十限定”的條款有兩條:第一,一只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其市值不能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10%;第二,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所持有的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不能超過該證券的10%。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因萬科A12月18日突然停牌,一批公募基金已經突破或者逼近“雙十”。Wind資訊統計顯示,若以三季報持有的份額計算,截至目前鵬華中證800地產、建信深證基本面600ETF、工銀瑞信深證紅利ETF、國泰房地產、天弘中證全指房地產A、嘉實深證基本面120ETF[0.00%]、華安中證細分地產ETF持有萬科A的市值占基金凈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6.75%、14.63%、12.96%、12.91%、12.38%、11.41%、10.32%,這些基金的持股市值明顯突破了“雙十規定”。
“如果去年四季度它們沒有減倉,那這些基金在萬科A復牌后,將成為砸盤的主力軍。”該基金經理進一步稱,正常預估萬科A復牌后應該會有一個跌停板。
截至目前,萬科A二級市場股價為24.43元。即便公募基金砸盤兩個跌停板,萬科A的股價仍接近20元,這樣的股價對增持它的寶能系來說仍是獲利頗豐,短期來看,這顯然構不成爆倉的威脅。
據公開報道,寶能系“狙擊”萬科的資金主要來源一方面是銀行信貸、債券、股權質押等傳統資金來源,另外就是近期通過資管計劃以1∶2杠桿融資。寶能系旗下公司鉅盛華曾就其11月27日至12月4日通過7個資管計劃購入萬科A股4.97%股份做了披露。公告顯示,鉅盛華是通過南方資本、泰信基金、西部利得3家公司的7個資管計劃合計買入萬科A股5.49億股。備案信息顯示,7個資管計劃規模總計在187.5億,優先級資金大概率來自銀行理財資金。
此外,鉅盛華在答復深交所關注函中表示,增持萬科所耗費的96.5億資金中,鉅盛華直接出資32億元,優先級委托人出資64億元。資管計劃杠桿為1∶2,鉅盛華認購劣后級。
然而,寶能系增持萬科的劣后成本極低,與目前24元的價格相差深遠。“寶能的成本不會超過15元,目前24元的價格溢價率很充分,想要寶能系因為價格跌破平倉線而爆倉基本是不可能的。”上述基金經理如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