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舉目張,《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的細化政策措施正按步驟逐一落地。
昨日,證監會召開貫徹落實會議,以新國九條為綱,將這份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細化為涵蓋11項具體可操作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在此之前,《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已作為先鋒發布實施。
證監會主席肖鋼在會上提出,貫徹落實新國九條,“要著重在長期性、系統性、制度性和基礎性上下功夫,注意防止和糾正功利主義的態度和脫離實際的做法”。
“四性”所體現出的思路,不僅明確了新國九條與后續資本市場改革的關系——新國九條是長期的、系統的指導性綱領,資本市場改革在其統領下不斷細化、深化;也明確了依據新國九條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工作的原則——立足當下,眼見長遠,既要啃下硬骨頭,也要積極穩妥、扎扎實實,改革不會脫離市場實際及承受能力主觀冒進。這還意味著,新國九條發布,只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大戲的開始,依綱領而制定的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將漸次落地,市場基礎、制度可據此進一步夯實,并經過時間與實踐發酵,收獲改革的實際成果。
“11項”工作方案是依據當前我國經濟大環境及市場發展實際,在新國九條提出的9個改革維度內細化而成。市場密切關注的多層次股權市場建設、發行及退市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債券及私募市場建設、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等內容均在其中有明確闡述,具體改革工作及近期將推出的措施也在其中寫明。
例如,在新國九條提出“加快創業板市場改革,健全適合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的制度安排”的基礎上,工作方案明確,“進一步改革創業板,放寬財務準入標準;建立創業板再融資制度,推出‘小額快速’定向增發機制;研究在創業板建立單獨層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
針對新國九條提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任務,工作方案明確,近一階段將“督促上市公司履行好信息披露等義務,加強對公司承諾履行、資金占用等事項的監管。抓緊研究推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完善公司股權激勵制度,盡快推出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修訂信息披露等業務規則”等。
可以預期,依據這份工作方案,更為細化的資本市場改革舉措,還將以部門規章、自律規則等方式出臺,成為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不竭動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統籌兼顧改革力度與市場可承受程度”在近期的資本市場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被高頻提及,此次“11項”工作方案也再度提出“統籌好注冊制改革的力度和市場的可承受度”。
為穩定市場預期,6月至年底的新股發行數量、發行方式史無前例地向市場公布,其所釋放出的政策意圖十分明顯,即任一階段的改革都是為了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并為市場的長遠發展鋪平道路,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國情、市情始終是第一出發點和需要著重考量的因素,監管部門維護改革平穩性的需求和出發點與市場一致,而市場對改革的接受程度又在相當意義上決定了改革的推進速度、成效與功過判斷。
新國九條不僅勾勒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新圖景,也進一步明確了資本市場在經濟改革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總動員、總部署,它為資本市場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市場深化改革的大幕已啟,未來應當好戲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