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這一中國歷史上最為龐大的少數民族家族,曾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不僅是在政治上所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三大盛世之一的“康乾盛世”,更在中國繪畫史上抹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順治帝開始,愛新覺羅家族就開始了繪畫及書法藝術創作的道路。
在此期間,這些皇室成員中涌現出了一大批的優秀藝術家。
愛新覺羅·溥儒
01
因出生年代較早,溥儒從小受到傳統禮教的熏陶,其好學的性格更是為其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基礎。
在19歲那年他前往德國留學,研究生物與天文等西學,前后在德國生活了8年之久,然這卻并沒有對其日后的藝術創作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
作為愛新覺羅宮廷繪畫的代表,溥儒受馬元、夏圭影響并得到皇家畫派的真傳,在其山水畫作中常能讓人看到嚴謹而又不失靈活,有著諸多創新的個人特色。
愛新覺羅·溥伒
02
被傳聞為可能繼承皇位的三太子之一,溥伒的家庭背景可謂是較好的,其幼年飽讀詩書經史,能文善賦,長于書畫,其山水、花鳥、人物、鞍馬均具風采,兼善畫蘭,風神飄逸,在畫壇上堪稱一絕。
愛新覺羅·溥僩
03
作為清朝惇勤親石奕淙(道光帝旻寧第五子)之孫,溥僩自幼受父兄熏陶和影響,對于書畫有著頗高的熱情,從16歲開始便正式開始作畫。
1925年,和伯溥苫、族人啟功和關松房、祁井西等人組織了“松風畫會”,從此聲名鵲起,后曾專以賣畫為業。
在他的繪畫中主要以花鳥、山水,尤以工筆花鳥書見長,風格清新雋朗。
愛新覺羅·溥佐
04
與溥伒、溥僩有著“一門三杰”之稱的溥佐,其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
從小畫畫的他,自幼得父兄真傳,并因為有幸欣賞和臨摹皇宮內府藏畫的機會而使得其對宮廷繪畫派有著極深的了解并最終成為了其繼承人。
從大清王朝到現代社會,對這一皇室成員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其在鄉下居所邂逅了夢玉,由此成就了一段獨特的師徒與公媳的情緣,并造就現今文明畫壇的愛新覺羅·夢玉。
在溥佐的繪畫作品中,無不散發著強烈的宮廷派繪畫氣息,在其擅長的花鳥畫中尤以“馬畫”見長。
其繪畫在立足工整精細宋代繪畫傳統的基礎上又將明清優秀花鳥畫技法融入其中,逐漸形成了其典雅富麗的風格,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聲明】:本公眾號轉載的所有內容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轉載,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