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與病痛,是人們無法避免也逃不開的事情,現在很多人都在感慨,被母親生下來是自己無法選擇的,難道死亡也不可以由自己來決定嗎?當自己面臨痛苦感到生不如死時,人是否可以選擇安樂死來結束生命呢?國內現在暫時是不被允許的,醫院里也不準為病人提供安樂死的服務,但是在國外一些國家,安樂死卻是合法的,這個話題很有爭議。但是對于醫生們來說,他們可能是見過最多死亡的人了,在病人和他們的家屬面前,醫生往往都是很冷靜睿智的,可是當他們自己以及自己的親人身患絕癥時,他們的選擇卻讓人意外。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絕癥是一個不能提及的話題,誰要是患上了癌癥,那么未來的結局幾乎是可想而知,可是明知道會失去,大家卻仍然堅持治療,為家人花費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錢去搶救,在他們的身上插滿各種管子,一次次的搶救治療,不愿讓他們離開。看著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親人,哀嘆惋惜卻又萬分不舍,哪怕看著親人疼痛難忍他們還是不愿放手。殊不知病人自己,卻一次次的喊著“讓我死”,因為治療的痛苦遠大于死亡,這樣的道路醫生最明白,所以他們在患病或是家人患病了,都選擇放棄治療體面離開。
在美國有一名很厲害的骨科醫生,在發現自己患上了胰腺癌后,沒有選擇治療病癥,而是專心的陪在了家人身邊,享受了好幾個月幸福的時光,他沒有吃藥也沒有打針,更沒有躺在病床上接受手術,后來他去世了,走的非常安詳,家人也沒有過多的遺憾,尊重了他的選擇。美國很多醫生都跟他一樣,遵守著重病不治的原則,有人甚至還將這幾個字紋在了身上,就是希望在癌癥末期時可以走的安詳點,少受點治療的痛苦。
醫生是最明白絕癥病人晚期治療時的那種苦痛,其實那種治療根本就是徒勞的,花費極高的治療費,在本就時日無多的病人身上不斷的折騰,讓他們體無完膚倍感折磨,有時候還要實施更加痛苦的手段,連止痛針都無法緩解他們的痛苦。醫生們不愿意自己和家人也經歷那種感覺,所以他們會毅然的放棄,浙江一位醫學博士也是如此做的,在他的父親確診癌癥后,他將父親送回了老家,讓他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和母親過完了最后一程,直到去世老父親還是笑著的,沒有一絲的煎熬和難過。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從容面對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