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線買入必漲模式之1
第二章 日均線買入必漲模式
模式一:“突破跳空跌K線+5日、20日均線金叉”買入模式
一、技術要點
1.跳空跌:指個股在下跌過程中,某一交易日以低于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價格開盤,使得當天開盤價與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之間有一個跳空的缺口。
突破跳空跌K線:指在跳空跌K線出現后次日或若干個交易日,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且收盤價均站于跳空跌K線實體頂部(而不是其最高價)。但是,當跳空跌K線為“十字星”或“類十字星”時,由于K線實體不便確認,故以是否超出其最高價為標準。
跳空跌K線可以是陰線,也可以是陽線。如果是連續跳空跌,則以突破最后一根跳空跌K線為準。
2. 5日、20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由走空轉向走平、走多,5日均線由下向上穿越20日均線,站于20日均線之上,與20日均線形成金叉。這兩個條件一定要同時滿足才能買入。
二、技術原理
個股跳空下跌,說明下跌動能充足,正常情況下,股價應會繼續下跌。但是跳空下跌后,特別是連續跳空下跌后,卻能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于跳空跌K線實體的上方、突破跳空跌K線,則說明多方已經占據主動,之前的跳空跌不過是強弩之末,是最后一跌。
同時,20日均線由走空轉向走平、走多,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由此基本確定個股的趨勢發生逆轉,短中期漲勢也基本確立。這就進一步證明了之前的跳空跌是強弩之末,是最后一跌。
綜合上述判斷,個股趨勢已經發生逆轉,重新上漲在望,介入時機來臨。
三、適用對象
適用于所有A股股票,無論是在股價下跌途中反彈,或是在上升途中回調后重新上漲,或是在盤中底部形成后上漲,還是在主升段后期構筑大頂,只要本買入模式所要求的兩個條件同時出現即可。當然,大盤要處于相對強勢階段,而不是處于下跌通道中。同時,本模式也適合有一定股票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做短、中線行情。
四、買入要點
只要出現上述情況,如果當天出現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情形,就于當天盤中或收盤時買入,或者第二天盤前集合競價時買入。
大盤處于空頭市道、股價處于下跌時,可以以50%左右倉位介入;如果大盤強勢,可以適時提高倉位。
五、實盤點金
圖2–1、圖2–2、圖2–3、圖2–4所示個股,都是在出現了符合“突破跳空跌K線+5日、20日均線金叉”買入模式要求的技術條件后,迎來了上漲行情。
1. 如圖2–1,豐原藥業(000153):
該股跟隨大盤調整,于2008年1月17日形成雙頭的右頭見歷史性大頂后,進入長期下跌通道,途中出現了四次跳空下跌,不久都形成了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的情形,都迎來了10%~15%的上漲行情。
而在此下跌過程中,還出現過幾次跳空跌情形,如2008年8月19日,該股出現了跳空跌K線且次日出現了近9%的上漲,但由于此后沒有出現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的情形,因此買入條件不成立,不具備操作價值。
2. 如圖2–2,豐原藥業(000153):
仍以豐原藥業為例:2010年7月5日該股股價出現了跳空跌K線,但隨即站上跳空跌K線實體,7月14日,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如果以中長線操作來看,該股股價迎來了一輪3個多月的上漲行情,直到2010年11月29日見階段性高點,此波漲幅達80%(自金叉之日起計算,下同)。如果以短線操作來說,2010年7月14日,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后,該股股價迎來了兩個多月的上漲,直到2010年9月17日見階段性高點,此波漲幅達近40%;2010年10月19日,該股又出現了跳空跌K線,股價上漲突破跳空跌K線實體,2010年10月22日,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后,該股股價迎來了半個多月的上漲,直到2010年11月29日見短期高點,此波漲幅達近50%。
3. 如圖2–3,川化股份(000155):
2010年7月16日該股股價跳空下跌,收出十字星,此后兩個交易日收盤價均站于跳空跌K線上方,7月22日,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符合“突破跳空跌K線+5日、20日均線金叉”買入模式,之后該股迎來了持續近2個月的上漲,直到2010年9月14日見短期高點,此波漲幅超過70%。同樣,2010年10月15日、10月21日的K線、均線形態與之如出一轍,不到半個月漲幅達30%。
4. 如圖2–4,江南紅箭(000519):
自2008年11月初該股股價見歷史大底以來,到2009年12月下旬,該股股價已經持續上漲一年多,且漲幅達到驚人的7倍多。2009年12月下旬該股股價已到達歷史高位,進入高位橫盤筑頂階段。盡管如此,它還是迎來了兩波符合本買入模式的上漲行情:
第一波是2009年12月21日,該股股價跳空下跌,但此后兩個交易日,收盤價均站于跳空跌K線上方,并于12月30日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此后直到2010年1月22日結束,該股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漲幅達40%左右。
第二波是2010年2月9日,該股股價跳空下跌,但此后兩個交易日,收盤價均站于跳空跌K線上方,2月24日,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此后直到2010年3月24日結束,該股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一個月的時間漲幅近20%。
六、操盤秘籍
1. 核心要點
在個股進入調整階段且調整達到一定時間或幅度后,我們可用此模式來判斷個股是否調整到位,在探明底部、向上突破時及時介入。因此,此模式主要用于震蕩市道搶反彈做短線。
當個股股價出現符合“突破跳空跌K線+5日、20日均線金叉”的情形時,一般都表明短期調整已經到位,股價將隨時向上突破。如果此時大盤比較強勢或轉好,則更加確定及時介入的時機到了。
2. 出現即買入
不管大盤處于何種市道,也不管個股是處于上漲還是下跌,只要出現上述買入條件的,除極個別情況外均可在第一時間(即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當天或次日)買入。如果次日買入,則要采取集合競價的方式,因為這樣能買到更低價格的股票,賺到更多。
3. 容易誤判的情形
有一種情形非常容易被誤判,必須特別為投資者朋友指出來,以一則實例加以說明。
如圖2–5,新亞制程(002388):
2011年4月18日該股出現跳空跌K線,次日繼續下跌。但4月20日,該股突然放大量強勢上漲,收盤時大漲超過7%,顯示出非常強勢的態勢。接下來兩天該股股價雖然連續下跌,但依然站于跳空跌K線上方,并于4月22日出現5日均線金叉20日均線的情形。看起來投資者似乎應于4月22日發生金叉當天買入,但事實上它并不符合“突破跳空跌K線+5日、20日均線金叉”買入模式的條件,原因是它只符合后一條件,但并不符合突破跳空跌K線這一條件。如前所述,突破跳空跌K線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二是此兩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站于跳空跌K線實體上方。而該股4月20日放量大漲站于跳空跌K線之上后,次日并沒有繼續上漲反而是下跌,不符合“連續兩個交易日上漲”條件,不能算做“突破跳空跌K線”。
因此,大家在實戰中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發生誤判。
七、持股策略
1. 不管何種情形,只要出現符合本買入模式的條件,第一時間買入后股價一般都會有10%~15%的漲幅。因此,除非大盤非常弱勢,一般都不會出現意外,投資者可以在買入后持股不動,直到達到10%~15%的收益,再開始視情況酌情賣出。
2. 只要不是放巨量收長陰,即使股價跌破5日均線,但如果未有效跌破20日均線,可以繼續持股不動。如果當日跳空放量、巨陰跌破5日均線,或巨量沖高回落且漲幅達到10%以上,則需先行賣出,鎖定利潤。如果此后30日均線金叉60日均線,則可以繼續持股做中線,因為個股中線已經轉好。
3. 5日均線重新上穿20日均線,或者5日均線觸及20日均線后折返向上,是重新買入或加倉的時機。
4. 如果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于5日均線之下,且5日均線走平或走空,而20日均線走多,這種情況下可先行賣出,待股價在20日均線處受到支撐重新上漲時再買入,中線持有。
5. 股價跌破20日均線,但20日均線走多,可以繼續持股;股價再次向上突破20日均線時,是加倉機會。股價跌破20日均線,且20日均線走平或走空,則應果斷賣出。
6. 要注意,買入強勢股時個股上漲的角度一定要大于30度。
模式二:“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買入模式
一、技術要點
該模式包括長期下跌后首次金叉和上漲途中調整后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金叉。
1.長期下跌后首次金叉:牛市結束后,熊市當道,大盤或個股在經過長期、大幅下跌后(半年以上,且跌幅一般在30%以上),漸顯熊市底部跡象,出現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表明大盤或個股熊盡牛來,中長期上漲趨勢已經基本確立。如此情況表明,中長線買入時機來臨。
2.上漲途中金叉: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股價持續上漲,但漲到一定階段后出現回調,回調到一定程度后又繼續上漲,發生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每次發生金叉時,都是中長線買入機會。
3.金叉后不再金叉: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股價回落整理,如果不能再次發生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則表明個股中長線趨勢仍然沒有形成。如果上漲途中發生金叉上漲后回調,回調結束重新上漲但不能再次發生金叉,表明個股中長線行情將終結。
二、技術原理
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是大盤或個股中長線上漲趨勢確立和繼續向好的“試金石”。
1. 熊市里,大盤或個股在長期下跌(持續半年以上)后,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是熊盡牛來、中長期上漲趨勢確立的重要標志。除非出現重大政策面利空或基本面利空逆轉它的上漲趨勢,限制其上漲高度,否則將迎來一輪牛市行情。
2. 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個股上漲途中回調,回調后能否再次或多次發生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是長線牛股在技術面上的主要或者說根本區別。如果回調后不能再次發生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則個股相當弱勢,行情就此結束;如果能再次或多次發生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則個股相當強勢,行情仍將持續。
經過智成的統計,大多數長線牛股從建倉到出貨的6個階段,從均線系統來看,一般會經歷三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情形:第一次為確立中長期上漲趨勢,第二次為試盤盤整結束、進入初升階段,第三次為主升階段來臨。
如圖2–9,ST科健(000035):
2009年2月24日,該股自2008年11月7日見歷史大底以來,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中長期上漲趨勢正式確立;2009年12月4日,60日均線第二次金叉120日均線,標志著試盤盤整階段結束,進入初步拉升階段;2010年10月19日,60日均線第三次金叉120日均線,標志著進入主拉升階段。
而有的長線牛股,從建倉直到出貨,總共只有一次或兩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情形,股價一直流暢地持續上漲,難得見一次像樣的回調。這類股相對于有三次甚至三次以上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個股,一般更為強勢。
如圖2–10,國電南瑞(600406):
自2008年11月13日見最低點后,該股股價一直上揚,到12月23日發生首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這也是該股在2010年12月1日見最高點后,近兩年持續上漲中唯一一次金叉!
需要說明和強調的是,60日均線回探120日均線后折返向上,從技術角度來講,與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效果是一樣的,只要120日均線走多,均可以視做金叉,可大膽買入。
三、適用對象
適用于A股市場所有在熊市中經歷長期下跌后, 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且在上漲途中60日均線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金叉120日均線的股票。
同時,本模式也適合所有做中長線行情的投資者。
四、買入要點
1.如果大盤在熊市中經歷長期下跌后,首次出現了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情形,則表明大盤熊盡牛來,投資者可以放心進行長線操作,擇取優質和漲勢強盛的股票一路持有,耐心等待收益翻番的來臨。
2.如果個股在熊市中經歷長期下跌后,首次出現了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情形,表明該股熊盡牛來,中長期上漲趨勢已經確立,投資者可以放心買入持有,耐心等待收益翻番的來臨。不過,牛市之初,要優先買入中小盤股。
3.大盤或個股在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股價回調后再次上漲,每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時,都是中長線買入獲利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在發生金叉時,120日均線要走平或走多,如果走空,則即使發生金叉,大盤或個股的中長期走勢也將走空。同時,發生金叉后,股價重心要上移而不能下移,股價要創新高而不是新低。
五、實盤點金
圖2–11、圖2–12所示大盤和個股,都是在出現了符合“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買入模式要求的技術條件后,迎來了中長線上漲行情。
1. 如圖2–11,上證指數:
自2008年10月28日見1 664點以來,大盤形勢逐步發生變化,股指震蕩上行,先后穿越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線,但在2009年2月17日見頂回落。有些投資者為此擔心好不容易漲起來的行情,是否就此終結?
讓我們來看均線系統給出的答案。2009年2月26日,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這是自大盤見歷史大頂后、長期下跌以來,發生的首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這足以表明行情不僅不會就此結束,而且其性質已經發生質變——中長期上漲行情已經確立!實戰中,臨盤應大膽、堅決做多,大力加倉!事實證明,大盤此后一直處于上升中,直到2009年8月4日見3 478點大頂——5個多月大漲1 400多點!
2.如圖2–12,中國寶安(000009):
2008年9月19日,該股早于大盤見大底,盤中見每股2.54元最低價。12月29日、30日,該股發生自大盤見6 124點大頂以來,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股價的中長期上漲趨勢正式確立,該股迎來了長達半年的持續上漲,股價由每股4元左右漲至2009年7月6日的每股14元左右,漲幅達3倍多。
此后,該股步入了長達1年多時間的調整,最大跌幅達到50%。但在2010年7月2日見最低點每股7.35元后,股價開始逐步回升。2010年9月30日,該股出現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這是該股在上漲途中經過長期調整后,發生的第二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這表明該股后續仍將大幅上漲,臨盤應大膽、堅決做多。事實證明,該股在發生60日均線第二次金叉120日均線后,股價又迎來了一輪大漲,至2011年2月22日時最高見每股25.43元。短短4個多月,漲幅超過100%。
六、操盤秘籍
1.核心要點
這種模式是中長線行情操作的主要模式之一,主要用來捕捉中長線牛股,也是智成最主要的制勝法寶。
2.首次金叉可放心買入
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是在大盤見歷史大頂后經歷長期大幅下跌,大盤已經熊盡牛來,且中長期上漲趨勢已經確立時才會出現。它的出現,是大盤和個股牛市行情確立的標志,幾乎所有個股都會在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迎來一波不錯的行情。因此,不管什么股票,只要在見歷史大頂、長期下跌后出現這種情形,就可以放心買入持有。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自大盤見歷史大頂6 124點下跌后,至2008年10月28日見底1 664點回升,于2009年2月26日首次出現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時,連表現一向很差的交通運輸、鋼鐵、電力等板塊都一齊“升天”,獲得百分之幾十的漲幅。
盡管如此,在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我們還是要遵循“強者恒強”的原則,選擇漲勢好、沖勁足,有消息和題材刺激,特別是政策面利好可以有力促進業績長期向好的板塊和個股,積極、大膽做多,痛快賺錢。
3.第二次、第三次金叉選擇性買入
在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一般為幾個月),首輪行情一般即告結束,個股行情開始發生分化:有的整個板塊歸于沉寂,有的板塊大部分個股歸于沉寂而少數幾只強勢,有的則幾乎整個板塊仍牛氣沖天。
歸于沉寂的股票,在首輪行情見頂后就一直陰跌,一年甚至兩年都沒有動靜,均線呈現典型的空排,60日均線死叉120日均線,甚至120日均線死叉250日均線。這一類股票堅決要回避,千萬碰不得。
強勢的個股,一般都會出現60日均線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多次金叉120日均線。但在這些個股中也不盡全是牛股,也要選擇性買入操作才行,千萬不能一看見第二次、第三次金叉就買入。
如圖2–13,深深寶A(000019):
該股自2008年11月4日見歷史大底后,持續上漲至2011年5月11日見頂(基本可以確定為歷史大頂),中間經歷了4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但兩年半時間里,該股股價從最低每股3.40元漲至最高每股14.41元,只上漲了3倍多,相對于那些一兩年時間內漲幅達10多倍的強勢牛股,無疑是相形見絀。
如圖2–14,深華發A(000020):
該股自2008年10月30日見歷史大底后持續上漲,經過兩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后,于2009年12月1日見頂回落,2010年9月30日又發生了一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的情形。但不幸的是,本次金叉時該股股價漲幅卻有限,相比前兩次金叉,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是氣勢如虹,一個是要死不活! 試問,第三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時,值得買嗎?
同樣是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結果卻差別這么大。何也?這主要是與個股自身的質地以及業績成長預期有關。如前面所列舉的深深寶A,業績一直乏善可陳,又無其他題材可刺激股價,所以表現就很委靡。而有些行業則持續受到國家政策的打壓,如房地產行業——因房價上漲過快,2010~2011年一直受國家深度調控;有的行業則受到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如鋼鐵行業——由于過度依賴進口,被國外三大鐵礦企業卡住“脖子”,鐵礦石一直不斷地漲價,致使利潤空間一再被擠壓;還有電力行業——2009~2010年,受制于煤炭價格持續上行,整個行業也是虧損嚴重。因此,這些行業牛股就偏少。
總之,對于60日均線第二次、第三次及多次金叉120日均線的個股,一定要擇取優質個股來操作,否則,就難以賺到錢。因為這種買入模式本身是一種中長線操作模式,短線操作重勢、中長線操作重質,股票的質地將決定它持續上漲的時間和將來上漲的高度。
4.只出現一次金叉的股票是超級大牛股
在每一輪的大牛市中,都會有幾只或十幾只股票,自熊盡牛來的最低點到見大頂的最高點只出現一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對于這樣的股票,要特別留意,因其最終會成為超級大牛股!
如圖2–15,士蘭微(600460):
該股自2008年11月4日見歷史大底每股2.49元(除權,下同)后,持續上漲至2009年9月2日進入頂部橫盤區域,并于2010年11月24日以最高價每股25.84元見大頂,股價翻了9倍多,但期間卻只出現一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2009年2月10日發生的金叉!
在臨盤實戰中,我們要特別留意這類股票,它們在首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后,盡管股價會調整,甚至會跌破120日均線,但60日、120日均線始終不會死叉,而這正是這類超級大牛股技術面所固有的重要特征。對于這類股票,我們要緊緊抓住,騎穩不放,哪怕暫時因為出現階段性頭部特征而先行出局,也要在其均線重新走多時再次騎上它,如此才能穩當賺到錢。
七、持股策略
1.首次金叉
對于首次金叉的個股,持股操作主要看兩點:一是看目標漲幅,二是看是否形成明顯的階段性頭部。
由于首次金叉代表行情的反轉,代表個股熊盡牛來,因此一般而言,首次金叉后目標漲幅至少會達到30%以上,絕大部分會在50%以上,之后才會進行調整或者結束首輪行情。因此,如果目標漲幅沒達到,我們就繼續持有該股,特別是在首次金叉后出現120日均線金叉250日均線的情形,表明行情將持續一段時間。
至于“形成明顯的階段性頭部”,主要是指個股經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一至幾個月)的上漲后,又發動一波較為凌厲的拉升,隨后出現放量滯漲或回調的特征,呈現明顯的如倒V形頂、M頭、三重頂、橫盤等頂部特征;同時短中期均線系統呈空排或糾纏在一起,股價跌破30日均線甚至60日均線,且在K線表現上相對于后期拉升階段,陰線明顯比陽線多。
當出現上述兩個條件時,可以考慮先行獲利了結。但是,應當繼續保持監控,一旦重新出現短、中、長期均線呈多排時,該股就又成為重點買入對象(如圖2–16、圖2–17所示)。
如果只出現了上述一個條件,比如在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目標漲幅已經達到或超過50%以上,但并沒有形成明顯的頭部特征。這種情況下股價雖然沒有了前期的穩健或凌厲的上漲,而是上下震蕩,均線也糾結不清,但股價重心并未下移,特別是60日、120日均線仍然走多。這表明個股并沒有階段性見頂,而可能是試盤盤整階段的洗盤整理,洗盤整理結束后仍然會上漲,而且很可能是主升段的上漲。這時,投資者可以繼續持股不動。
如圖2–18,長城開發(000021):
2009年7月下旬,該股在60日均線首次金叉120日均線后,漲幅達到3倍以上,股價沒有了前期的穩健、凌厲的上漲,而是上下震蕩,均線也糾結不清,但股價重心并未下移,而是略為上升,且60日、120日均線呈多排,一直未死叉。因此,該股并沒有形成明顯的頭部特征,也沒有階段性見頂,而可能是試盤盤整階段的洗盤整理,洗盤整理結束后仍然會上漲,而且很可能是主升段的上漲。事實上正是如此。在經過一年多的震蕩后,2010年7月下旬,該股重拾升勢,而且是一波主升浪行情。
而穩健型投資者則可以以60日均線死叉120日均線為賣出標志,死叉前一直持有,死叉后才賣出。
如圖2–19,新都酒店(000033):
2009年5月,該股股價出現一波凌厲的拉升,但2009年6月4日跳空低開并收出陰線后,該股股價進入整理階段,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糾纏在一起,2009年7月21日更以一根放量巨陰跌破上述4條均線,形成加速下跌趨勢。此時,大多數投資者可以先行賣出,獲利了結。
但是我們看到,該股60日、120日均線依然走多,呈多排且角度挺大,因此該股長期向上趨勢并未改變。此時,穩健型投資者就可以繼續持股不動,直至2010年4月23日,60日均線死叉120日均線,首輪行情方告結束。在此過程中,當個股跌勢停止,均線重新走多時為加倉良機。
2.第二次、第三次金叉
個股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或多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后,能否持股主要看三點:
一是后一次發生金叉的位置一般要比前一次金叉的位置高;二是發生金叉時120日均線要走平或者走多;三是發生金叉后股價重心要上移,要創出新高。
滿足這三個條件,特別是后兩個條件,就說明上漲趨勢依然,投資者可以繼續持股。否則,個股的中長線行情很可能已經到頭,甚至可能是在首輪行情結束后,后續的第二次、第三次或多次金叉都是莊家在騙線出貨而已,投資者應該盡早出局。
如圖2–20,片仔癀(600436):
該股自2008年11月7日見歷史大底每股13.35元,至2010年11月5日見歷史大頂每股94.13元,兩年時間上漲近7倍,不能不說是一只牛股。兩年間,該股股價共發生3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分別是在2009年1月23日、2009年7月23日前后(在此將60日均線觸及120日均線后折返向上也算做一次金叉)以及2010年5月20日。
綜觀第二次、第三次金叉,每次發生金叉均滿足上述三個條件。雖然第三次金叉后股價有一定回調,但也很快重新上漲創出新高,且均線呈典型多排。此類個股每次發生金叉時都是買入良機。
如圖2–21,青松建化(600425):
該股自2008年10月30日見歷史大底每股3.69元,至2011年6月3日共出現4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分別是在2009年1月14日、2009年11月30日、2010年10月12日以及2011年4月15日。
綜觀后三次金叉,盡管每次金叉后股價震蕩得都非常厲害,且出現幅度較大的回調,但我們看到,每次金叉的位置均高于前一次,120日均線走多,同時整個股價重心依舊上移(底部不斷抬高),并創出新高。因此,該股可以長期持有。
此外,我們發現一個規律:該股每次金叉后,都見盤中V形底。因此,每次V形底左側開始下降時,我們可以減倉;而右側開始上升時,我們可以加倉。如此來回操作,收獲非常豐厚。
如圖2–22,冠豪高新(600433):
該股自2008年11月4日見歷史大底每股1.73元,至2011年6月初共出現4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分別是在2009年3月4日、2009年12月14日、2010年11月15日以及2011年4月8日。
觀察第二次金叉,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因此,本次金叉后我們的策略就是繼續持股不動。事實上,本次金叉后,該股迎來了一輪主升浪,漲幅非常可觀。
而第三次、第四次金叉后,該股股價走勢則恰恰相反:雖然第三次金叉的位置比第二次高,但第四次的位置比第三次低,而最主要的是,出現金叉時和在這之后,120日均線均走空,股價繼續下跌,重心不斷下移,且沒有創出新高。因此,這兩次金叉并不具備操作價值,臨盤應賣出。
如圖2–23,深天地A(000023):
該股自2008年11月3日見歷史大底每股2.76元,至2011年6月初共出現3次60日均線金叉120日均線,分別是在2009年2月3日、2010年9月29日以及2011年3月9日。
第二次金叉時以及這之后120日均線均走空,同時,金叉后該股股價繼續下跌,即使是在止跌回升、120日均線走多后,該股股價并未繼續上行創新高,而是橫盤震蕩。因此,此次金叉并不符合前述三個條件,不具備操作價值,臨盤應賣出。
第三次金叉亦不符合前述三個條件:一是發生金叉的位置與第二次金叉位置相同,而不是比第二次金叉位置高;二是金叉后雖有一段上漲,但不能越過前期高點每股10.11元繼續上行,而是主動回落,沒有創出新高;三是見頂回落后,每次反彈高點一波低過一波,呈現重心下移的跡象,空頭特征明顯。因此,本次金叉在見每股10.11元高點回落后便不再具備操作價值,臨盤應于2011年4月21日收十字星見頂時賣出。
3.只要60日、120日均線走多,短期回調不可怕
在60日均線和120日均線走多的情況下,短期回調不用怕,可繼續持股。
如圖2–24,中集集團(000039):
自2010年11月2日創出每股19.45元的新高后,該股股價開始呈現滯漲甚至見頂回落的跡象,特別是2010年11月12日、16日,該股先后收出兩根放量大陰線,短期均線也死叉、走空。此種情況是股價見階段性頂部還是莊家在整理洗盤?這時我們只要看60日、120日均線走勢就可以作出正確判斷。我們看到,此時60日、120日均線明顯是走多的,那我們就可以判斷:這是莊家在整理洗盤,后面還有行情。因此投資者可以繼續持股,且在止跌企穩、短期均線重新走多時還可加倉。
事實證明,此處的確是莊家在整理洗盤,后市還有一波大行情在等著我們呢(如圖2–2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