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的麩皮營養價值很高,可作為一種精飼料,飼喂產蛋雞。薏苡屬高產藥材,一般畝產300~500千克,薏苡仁和薏苡根的畝產值可達3000~5000元,畝純收入達2500~4600元。下面將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整地施基肥
選前茬作物為豆類、薯類、棉花的地塊種植,忌與禾本科作物連作,撿凈枯枝殘葉,畝施農家肥3000~5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15~25千克,氯化鉀10千克,深耕30厘米左右,耙耱后待播。
2播種育苗
2.1栽培方式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種。
2.2品種選擇韓選1號、吉林黑虎3號、皖雜薏苡。
2.3種子處理
2.3.1選種先用清水漂去空癟種子,再挑出有病蟲害的及未成熟的青籽和白籽。
2.3.2藥劑拌種用75%的五氯硝基苯0.50千克,拌種100千克或在播種前3小時用種子重量的0.40%的粉銹寧或多菌靈拌種可防治黑粉病。
2.4播種
2.4.1播期早熟品種3月上中旬播種;中熟品種3月下旬~4月上旬播種;晚熟品種在4月下旬~5月初播種。
2.4.2播種方法
直播多采用條播和穴播。條播按33~60厘米行距,開深6~8厘米溝,將種子均勻撒于溝內,覆土3厘米后鎮壓(土壤太干旱要種前澆水)。每畝下種3千克左右,每畝保苗5500~11000株,水肥條件好宜稀,反之宜密。穴播:按行距50厘米,穴距20~25厘米開挖3厘米深的穴,每穴種3~4粒。
移栽苗床畝施人糞尿500千克作基肥,稀播勻播,大田畝用種量4~6千克(每平方米400克左右),播后蓋土1.50厘米厚,并覆蓋地膜,待苗長齊后揭開地膜,苗齡30~35天,苗高12~15厘米,葉齡3~5葉時,擇陰雨天移栽,一般按45厘米×45厘米的株行距在畦面上開穴,每穴3~4株苗。
3田間管理
3.1間苗補苗直播苗長出2~3片真葉后進行第1次間苗,株距3~6厘米,當幼苗長出5~6片真葉時,按株距20~25厘米定苗,缺株的補苗。
3.2中耕除草
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苗高2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2次;苗高30厘米進行第3次。
在薏苡分蘗末期至拔節前,雜草只有2~3片真葉時畝用72%的2,4-D丁酯25~50克噴藥防治,每隔半月1次,連續2~3次。
3.3肥水管理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結合灌水每畝施熟腐人糞尿1000~1500千克;當苗高30厘米或近孕穗期時畝施氯化鉀5千克或過磷酸鈣15千克;在開花前畝穴施或條施20千克的磷二銨。作物生長期可用2%~3%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
3.4噴施生長調節劑用1500毫克/千克的Ba溶液分別在薏苡的分蘗中期和拔節中期噴施作物的葉面和莖桿,可促使薏米植株矮化以便增加分蘗,增加主莖抽穗數,防止倒伏,提高產量。
3.5人工輔助授粉在開花期,每隔3~4天用人工振動植株上部,使花粉飛揚,可達到人工輔助授粉作用,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
3.6摘去腳葉摘除第1分枝以下的腳葉和無效分蘗,有利于通風透光,可減少病害,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莖桿粗壯,防止植株倒伏。
4病蟲害防治
4.1黑穗病(又名黑粉病)
4.1.1收獲后徹底清理田間病株,集中燒掉,忌與禾本科作物連作。
4.1.2播前用粉銹寧拌種,效果好。
4.1.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用氮肥,適當增施有機肥料與磷鉀肥。
4.1.4在薏苡抽穗前用800~1000倍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每隔5~6天噴1次,連續噴藥2~3次。
4.2葉枯病
4.2.1加強田間管理,經常疏通排水溝。
4.2.2發病初期用65%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天1次,連續噴藥2~3次。
4.3玉米螟
4.3.1播前畝用映喃丹1.50~2千克藥劑撒在表土上。4.3.2薏苡心葉展開時,畝用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0.50千克加細土15千克,配成毒土撒人心葉中。
4.4黏蟲
用40%樂果乳劑1000~1500倍噴霧防治。
5采收
當葉子呈枯黃色,果實現黃褐色,種子已有80%成熟時,即可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