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個失能老人,拖垮一家人。失能老人照護問題已成為養老服務的最痛點和底線民生的最短板。”市政協委員、上海金福養老院董事長徐兵在大會發言時表示,上海作為全國社會保障的先行地,要率先破題,構建完善、有效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以彌補傳統家庭照料功能不足。
目前來看,對于失能老人長期照護體系,上海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長期照護服務有效需求不足。老人總體經濟狀況一般,支付能力有限,部分失能老人從居家養護轉至長護險后,大多需要個人自付,老人接受度不高;二是長期照護服務供給水平不高。公辦養老院床位緊缺,民辦機構因生存壓力大多不愿接納失能老人,專業護理員招不進、留不住,專業度不夠。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徐兵建議,加強頂層謀劃和政策整合。盡快推進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設計,特別是明確民政、衛生、人社等職責定位。以長期照護服務為核心,橫向銜接相關救助、醫療等政策,整合失能老人照料和護理服務項目。配置政策工具,構建以長期照護服務和保障為主的綜合政策體系。
“還要健全完善社區、家庭、機構融合發展支持網絡。”在徐兵看來,要以社區為載體,制訂長照治理計劃,推進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深度融合,支持養老機構將服務延伸輻射社區和居家,探索設立“家庭照護床位”模式,讓老人足不出戶享受到機構服務。降低社會力量辦養老機構準入門檻,簡化申請條件。
“建議撬動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介入。通過政府購買、公辦民營或PPP融資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長期照護服務。”徐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