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易疏漏環節管理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易疏漏環節的管理。方法:總結分析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易疏漏的環節,并針對每個環節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加強手術室易疏漏環節的管理、防止差錯事故發生的防范措施。結果與結論:加強手術室每個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易疏漏環節的管理,減少和杜絕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手術室;疏漏環節;管理;差錯事故
手術室是施行手術治療及搶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場所,具有涉及面廣、人員流動大、工作節奏快、患者病情復雜等特點。
任何環節的疏漏都會影響手術質量,危及患者生命。筆者對手術室護理易疏漏環節的管理進行了探討。
1.易疏漏環節
1.1 人員管理不到位
實習學生控制不嚴、參觀人員過多、手術醫生串科學習、一個護士巡回多臺手術。
1.2 體位不當造成意外傷害
體位安置不當影響病人循環、呼吸。約束帶過緊或兩上肢過度外展,造成神經受壓。襯墊不當導致褥瘡發生。
1.3 手術部位出現差誤
手術部位術前無標識或無腕帶識別;接患者入室時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發生差錯。
1.4 器械準備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
手術器械準備不足或器械性能不良,術中再次準備延長手術時間;手術器械核對和管理不規范導致器械敷料等殘留體內;標本管理不善導致丟失。
1.5 設備管理、使用不當
設備性能掌握不好,增加手術風險;接送車固定不穩滑落病人,造成意外;一次性電刀極板多次使用造成皮膚灼傷。
1.6 不認真履職
交接班不認真或術中不堅守崗位,對手術病人的病情變化未及時發現;出現病情突變時不能及時到位搶救。
2.防范對策
2.1 加強手術室人員管理
手術室中人員的活動可使大量細菌與空氣中的塵埃以氣溶膠狀態懸浮于空氣中造成消毒后的空氣污染[1]。因此,必須嚴格控制進入手術室內人員的數量和活動。一般40m?的房間安排參觀人員2名,手術人員及參觀者進入手術間后迅速到指定位置,盡量減少人員流動。合理安排手術室護理人員,做到一人負責一臺手術。
2.2 合理安置體位
為全麻插管俯臥位病人翻身、頭頸、胸腰部及下肢與脊柱同步移動,保持功能位,避免脊髓損傷[2]。俯臥位手術時手術膜平整覆蓋病人前額至鼻尖處,減輕頭托對面部損傷[3]。側臥位手術時固定,避免約束過緊導致股骨頭移位,造成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在擺放俯臥位時可采用馬蹄形頭托(凝膠墊),預防面部壓傷,擺放截石位時以小腿腓腸肌承重,避免神經損傷;若固定膝部,則縫制套筒狀約束帶,不可纏繞膝部,以免腓總神經損傷。
2.3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手術部位確定核查要做到四方核對(患者、手術醫生、麻醉醫生、護士)并簽字。手術物品清點要由器械護士、巡回護士、手術醫生共同參與。執行器械敷料清點查對制度( 手術前查對、關閉體腔前查對、關閉體腔后、縫合皮膚前查對)并如實地填寫手術護理記錄單。注意紗布管理要規范,最好統一使用顯影紗布, 護士長督促認真執行檢查制度。
2.4 加強儀器設備、手術器械的管理
手術室護士隨時檢查儀器的附件是否齊全,螺絲是否松動,掌握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某些大手術及術中需要變換體位時,巡回護士要及時查看負極板位置有無改變,防止觸電、灼傷等意外事故的發生,必要時使用一次性負極板。使用空氣止血帶時,巡回護士要嚴格記錄使用時間并及時提醒手術者定時放松止血帶,以免造成病人肢體的功能障礙或損傷。洗手護士上臺前應將手術所需器械、物品準備齊全,保證器械性能良好,力求避免臨時增加器械,術中傳遞器械按無菌技術進行。所有手術器械醫療用品原則上用高壓蒸汽滅菌。此外,護士長要定期督促檢查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設專人管理,避免因設備使用不當或故障引起醫療事故。
2.5 嚴密觀察,切實履職
巡回護士認真觀察如呼吸、脈搏、血壓的變化,出血的情況,吸引器的通暢,儀器的安全運轉等。巡回護士責任重大,術中一定要堅守崗位,盡可能減少術中外出取物、取藥時間,避免延誤手術及搶救時間。遇有大手術需要交接時,巡回護士要仔細交接手術情況、紗布器械使用情況,各種管道是否通暢等,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
2.6 加強標本管理
一般的病理標本應由器械護士妥善保留,手術完畢交
參考文獻
1.謝愛春.醫院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的動態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7,24(1):83
2.賴存,鄭愛英,舒玉華,等.外科手術俯臥位冰發癥的探討[J].山西醫藥雜志,2006,35(2):152~153
3.楊翠芳.神經外科手術俯臥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