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好久沒有發文,不是因為懶,而是沒有找到值得寫的內容。
直到昨天,意外地接觸到了這門課程。雖然,無法向你保證一定管用,甚至連筆者也是剛接觸它。但作為一部被硅谷封禁70多年的作品來說,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一百多年前,本書的作者就利用書中所提到的秘密,成為當時非常富有的商人、作家和導師;我們熟知的比爾蓋茨,也因為受到此書的巨大鼓舞,成功譜寫了這個時代的輝煌;還有數以萬計人,都因為研習了這門課程,最終成為了百萬富翁。這就使得“權貴們”不希望此書對外流傳,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它都被列為禁書。
本書在前言中提到,作者不希望讀者將此書僅僅作為一部小說來閱讀,而是把它當成一門課程,用24周的時間,專注而勤勉地反復閱讀,并且運用它。因此,筆者每周只上傳一堂課,希望大家在一周的時間里反復閱讀課程內容,直到完全理解。堅持完成每周課程的要求,做到真正的“內化”。
正文開始:
我很榮幸地隨函附上萬能金鑰的第一部分。你想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力量,獲得力量意識?更多的健康,獲得健康意識?更多的幸福,獲得幸福意識嗎?與這些精神能量共存,直到你真正擁有它們,歸你所有。掌握這些規律,世間萬物將匯聚成一股神秘力量為你所用。
你無需獲取這股力量。你已經擁有它。但你要了解它,使用它,掌控它,將它融入你的血液。之后你就能勇往直前,把整個世界帶到你的面前。
日復一日,當你繼續前行,你獲得動力,你的靈感變得深刻,你的計劃變得清晰,你的理解與日俱增,你將意識到這個世界并不是冰冷的木石,而是鮮活的生命。人類躍動的心組成了這個世界,它是鮮活的,美麗的。
很顯然,你需要用心去理解本課程。那些已經掌握本課程的人,像是受到明燈的指引,力量的牽引,他們變得自信且更有力量。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夢想成真,生命的意義也變得更加深刻、更加豐滿,更加清晰。
現在開始,讓我們進入第一部分:
1.“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事實在現實中彼彼皆是。
2.精神是有創造力的。我們的現狀、身處的環境以及生活的周遭都是我們根深蒂固思想的映射。
3.精神態度必然取決于我們的所思所想。因此,一切力量、成就、財富獲得的秘訣就在于思維方式。
4.這是真的。因為我們在做什么之前,心里必然有了想法。而我們能做到的,無法超越我們所想。我們能怎樣,完全取決于我們怎么去想。
5.我們無法展示我們不具備的力量。想要擁有一種力量,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意識到這種力量。而要意識到這種力量,就要明白其實我們原本就擁有它。
6.內在世界,是一個思維、感覺和能量的世界;它是明亮、鮮活和美麗的世界;雖然看不見,但卻堅實地存在著。
7.內在世界由我們的精神所支配。當我們發現內在世界,我們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因果關系。一旦內在世界由我們所控制,所有的力量和財富規律也將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8.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反映。外在的呈現都可以在內在世界中找到,所謂相由心生。內在世界充滿無盡的智慧、力量和我們所需的一切,它等待著我們去揭開、發現和釋放。如果我們認知到內在世界中的種種潛力,就能在外在世界展露出來。
9.內在世界的和諧會通過完美的現狀、舒適的環境以及最佳的狀態在外在世界中反映出來。這正是健康的基礎,也是達成一切偉大、力量、成就、功績和成功的必要條件。
10.內在世界的和諧意味著我們有能力控制思想,并且支配周遭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11.內在世界的和諧帶來樂觀和富足,內在的富足帶來外在的富足。
12.外在世界可以反映出內在精神的現狀和情況。
13.如果我們發現內在世界的智慧,我們就會擁有辨別內在世界驚人潛力的認知能力,能夠將其呈現到外在世界中。
14.當我們意識到內在世界的智慧,我們就會在精神上擁有它。通過這種精神擁有,獲得真實的力量和智慧,并將之運用到我們充分、和諧的發展當中。
15.內在世界是實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力量的男女會萌生出勇氣、希望、熱情、自信、信任和信仰,并獲得非凡的才智去發現夢想,實現夢想。
16.生命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不停延伸的。我們在外在世界所擁有的,都是內在世界中已經擁有的。
17.一切財富的獲得都基于我們的認知。認知的積累帶來收益,反之亦然。
18.精神效益與和諧密不可分;不和諧會使人感到困惑;因此,獲得力量的人都能與自然法則和諧相處。
19.客觀的思維把我們與外在世界相連。大腦是這種思維的器官,通過腦脊髓神經系統將身體的各個部分有機相連。這個神經系統,使我們能對光感、熱感、嗅覺、聽覺和味覺做出反應。
20.當我們正確思考,接近真理,當這些通過腦脊髓神經系統傳遞到身體各個部位的信息良好運轉時,我們就能感受到愉悅與和諧。
21.于是,強壯、活力等正能量注入我們的身體。但這種客觀思維,也同樣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痛苦、疾病、匱乏、以及各種不和諧。所以,如果我們的思考方式是錯誤的,將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能量。
22.潛意識思維將我們與內在世界相連。太陽神經叢就是這種思維器官,通過交感神經系統掌控各種主觀感覺,例如快樂、害怕、愛慕、情感、呼吸、想象等各種潛意識現象。通過潛意識,使我們與宇宙精神相連,也讓我們更靠近宇宙的無窮力量。
23.這兩大神經系統的協調,以及對他們功能的認知,正是解開生命巨大奧秘的所在。掌握這種認知,我們就能將主觀思維與客觀思維有機結合,將有限和無限結合。就能掌控未來,再也不會為變化無常和不確定的外部力量所支配。
24.有一種法則或者意識是公認的,遍布于整個宇宙,占據所有空間,適用于任何角落。它強而有力,充滿智慧,無處不在。所有思想和事物都源于它。它是萬物之源。
25.宇宙中僅有一種意識用于思考;當它思考時,思維轉換為實物。因為這種意識是無處不在的,它存在于每個人心中。每個人都是這種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意識的體現。
26.因為宇宙中僅有一種意識能夠思考,這就代表你的意識與宇宙的意識相一致。換而言之,萬念歸一。這是一個不爭的結論。
27.匯集于你大腦細胞中的意識與別人腦中的意識并無差別。每個人不過是世界和宇宙精神的個性化而已。
28.宇宙精神是靜態或潛在的能量,僅僅是這樣。它只能透過個人來彰顯,而個人只能通過宇宙來展示。他們相輔相成。
29.個人的思考能力是他作用于宇宙、彰顯宇宙的能力。人類的意識僅存在于人的思考能力中。精神本身被認為是一種靜態能力的微妙形式,在此基礎上進階的行為被稱之為“思想”,它是精神的動態階段。精神是靜態的能量,思想是動態的能量--是同一事物的兩個階段。因此,思想是靜態精神轉換為動態精神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力。
30.一切屬性的總和都存在于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宇宙精神中,這些屬性必定也時刻地存在于每個人心中。因此,當個人在思考時,思想被它的特性所推動,呈現在客觀或外部環境中,并與其原本的屬性保持一致。
31.思想是因,外部環境是果。因而,你能夠通過控制思想來獲得令人滿意的外部環境。
32.一切力量來自內在,并在你的掌控之中。它來自精準的認知以及對準確法則的主觀練習。
33.顯然,當你完全領悟這一法則,能夠掌控你的思維過程,你就能在任何情況下運用它。換而言之,你的意識與將無所不能、作為萬物之本的自然法則相吻合。
34.宇宙精神是客觀存在的每一顆原子的生命法則;每一顆原子不斷彰顯更多的生命力;它們充滿智慧,它們尋覓創造的意義。
35.大部分人活著外在世界;只有一小部分人發現內在世界。然而,恰恰是內在世界造就了外在世界。因為內在世界具有創造力,你在外在世界發現的一切都是由你的內在世界創造出來的。
36.當你真正理解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關系時,這套系統會幫助你喚醒你的力量。內在世界是因,外在世界是果。要改變結果就要從源頭找起。
37.你一開始會發現這是個全新的、不一樣的觀念。大多數人試圖用結果去改變結果。他們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只是簡單地將一種痛苦轉移到另一種痛苦中。要去除這種不和諧,就要摒棄它的因,而這個“因”就隱藏在內在世界中。
38.一切生長都來自于內在世界。這是自然法則。每個植物、每個動物、每個人都是這一法則的鮮活見證,而往昔的錯誤往往是于人類在外在世界中尋找力量或能量。
39.內在世界是宇宙供給的源泉,外在世界是通往川流的出口。我們接納事物的能力取決于對宇宙源泉的認知,每個人都是這種無盡能量的出口,每個人對其他個體而言也是一樣。
40.認知是一種精神過程,精神行為是個體基于宇宙精神的反映。當宇宙精神作為一種智慧遍及于整個空間,惠及萬物時,這種精神作用和反作用就成為了法則的因果關系,但它不屬于個人,而屬于整個宇宙精神。它不是一種客觀的感受,而是一種主觀的過程,其結果也會在無限變化的環境和境遇中體現。
41.生命需要延續就必然存在精神世界,離開精神世界事物將不復存在。每個事物都是基于這種基本物質所存在,世間萬物都是由此創造出來,并生生不息。
42.我們生活于可塑的精神實體中,它像大海一樣深不可測。這種精神實體生生不息。它極度敏感。它因精神需求而變化。思想通過這種精神實體的延伸而成型。
43.請記住,這一理念的價值在于應用本身。對它的實際理解會使富有取代貧困,使智慧取代無知,使混亂變為和諧,由暴政轉向自由。確實,出于對物質和社會的立場,沒有比它更好的祝福了。
44.現在開始應用它吧:選擇一個可以獨處、不被打擾的房間。身體坐直、全身放松,但不要慵懶的依靠著。任由你的思緒翱翔直到它安靜下來,保持這種狀態15分鐘到半小時。每周堅持至少三、四天,最好是每天都做,直到你可以完全控制你的身體。
45.許多人會發現“冥想”做起來很難。也有些人覺得很容易。在你準備好進入下一階段之前,做到對你身體的完全把控是必不可少的。下周你會收到下一步的指導,在此之前,你必須掌握本章的內容。
課后練習,請用簡單的話回答以下問題:
(1)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的有什么關系?
(2)一切財富獲得基于什么?
(3)個人與客觀世界的關系是怎樣的?
(4)個人與宇宙精神有什么關系?
(5)什么是宇宙精神?
(6)個人怎樣作用于宇宙?
(7)什么是作用和反作用的結果?
(8)如何達到到和諧與愉悅的狀態?
(9)什么造成不一致、不和諧、匱乏和局限?
(10)一切力量的來源于什么?
由于本課程原著是英文版,中文譯本略微晦澀難懂,所以我已經用盡可能通俗的語言,重新翻譯了課程的內容。如若內容上有所偏差,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給予指正。下周會帶來第二課的內容,有任何疑問也可以通過私信或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
希望該分享能惠及他人,也就不負筆者一片良苦用心。祝君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