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動力煤運輸
我國動力煤的運輸方向是“北煤南運”和“西煤東運”,以鐵水聯運為主從西北到東南呈扇形分布。煤炭根據其依賴的運輸方式可分為鐵路煤、下水煤和公路汽運煤,煤炭通過鐵路、水路、公路或單方式直達運輸形式,或鐵-公-水多式聯運形式完成整個煤炭銷售運作過程。從市場份額看,鐵路煤炭運輸量約占整個煤炭運輸總量的60%左右,水運為30%左右,公路為10%。
1、中國動力煤運輸概況
我國動力煤資源北多南少,西富東貧,動力煤生產和供應主要集中在“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地區,并且今后煤炭的生產有向西北部地區轉移的趨勢。而煤炭尤其是動力煤消費卻相對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和中南部地區,這種錯位布局形成了長期以來我國動力煤運輸“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基本格局,造成動力煤生產和消費對運輸的高度依賴。就運輸方式而言,動力煤運輸由鐵路、公路、水路(海運、內河)等幾種運輸方式共同組成。
2、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在動力煤運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鐵路運輸是動力煤運輸的主要方式,通常鐵路運力瓶頸以及運輸占用的費用也是影響動力煤價格運行的主要因素。鐵路的動力煤運輸量占全國動力煤運輸量的70%以上。
“三西”地區的煤炭外運可分為北通路、中通路和南通路三個運輸通道以及其他地區如東北煤炭出關通道和華東地區煤炭運輸通道。在煤炭運輸中,“三西”煤炭外運是重中之重。
圖表13:歷年來鐵路煤炭發運量表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2003-2011年鐵路統計公報》
“三西”煤炭外運主要通道有:
(1)北通路。大秦線、京原線、神朔黃線、豐沙大線和集通線以動力煤為主。主要運輸大同、平朔、準格爾、河保偏、神府、東勝、烏達、海勃灣等礦區和寧夏的煤炭。煤炭通過北通道運往京津冀、華北、華東地區以及至秦皇島、唐山、天津、黃驊等北方港口。其中大秦線是北通路中最主要的運輸線路。
(2)中通路。石太線和邯長線以煉焦煤和無煙煤為主。主要運輸西山、陽泉、晉中和呂梁地區以及潞安、晉城和陽泉等礦區的煤炭。運至華東、中南地區以及至青島港的煤炭。
(3)南通路。太焦線、隴海線、寧西線、侯月線和西康線以焦煤、肥煤和無煙煤為主。主要運輸陜北、晉中、神東、黃隴和寧東煤炭生產基地至中南、華東地區以及至日照、連云港等港口的煤炭。
3、水路運輸
水路以其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鐵路運輸的壓力,成為煤炭運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水路運輸分為海路運輸和內河運輸兩種方式。
海路運輸首先通過鐵路或公路將煤炭從“三西”生產基地集結到北方沿海中轉港口,再由海輪運向渤海灣、華東和中南地區以及國外。配合南北鐵路通道, 目前北方沿海煤炭下水港裝船能力也高度集中在與北路通道配套港口 (北方七港):秦皇島港、唐山港、天津港、黃驊港、青島港、日照港和連云港。接卸港主要為華東、中南沿海各港口。
圖表14:北方動力煤主要港口區位圖
在全國沿海主要港口中,北方七港的地位非常重要。多年來,北方七港的煤炭發運量在全國沿海港口煤炭發運總量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90%左右。2012年,該港口煤炭發運量為23455 萬噸,占我國下水煤炭的37.8%,正常庫存量600 萬噸左右,日均周轉量70-80 萬噸。經秦皇島港中轉的煤炭,來自山西、陜西、內蒙古三省(區)的占90%,來自中煤、神華、同煤、伊泰四大集團的占70-80%。經該港中轉的煤炭主要消費群體集中在浙江、上海、長江流域(南通、張家港、揚州、江陰等地)、福建、廣東,其中浙江、上海等地消費比例達到 40%以上,福建、廣東占20-30%,也有少量流向山東和東北地區。
注:1、煤炭發運量包括內貿煤和外貿煤;2、唐山港2009年以前數據只包括京唐港區發運量,2009-2012年數據包括京唐港和曹妃甸港兩港發運量
圖表15:近年來主要港口煤炭發運量
數據來源:中國煤炭資源網
煤炭內河運輸通道主要包括長江和京杭運河,主要是將來自晉、冀、豫、皖、魯、蘇及海進江(河)的煤炭由鐵路、公路運至長江或運河的煤炭中轉港或主要支流港中轉后,用輪駁船運往華東和沿江(河)用戶,還有貴州少量煤炭經長江運往廣東地區。長江和運河的主要港口有枝城港、蕪湖港、武漢港、南京港和徐州港。沿海、長江是華東、華南煤炭運輸的主要通道,水路運輸承擔了華南地區調進煤炭的90%,承擔了華東地區調進煤炭的70%。
4、公路汽運
由于鐵路運力不足,公路做為鐵路運輸的重要補充,主要承擔產煤地及周邊省份煤炭短途運輸,或鐵路、港口煤炭集疏運輸。
盡管長距離煤炭運輸不是公路運輸的優勢所在,但當鐵路運力不足時,公路運輸將會發揮相當大的作用。目前“三西”地區有13條煤炭外運公路,國道有大同—北京(109)、太原—北京(108)、太原—石家莊(307)、長治—邯鄲(309)、晉城—陽城(207);省道有大同—張家口、榆次—邢臺、長治—安陽、晉城—焦作、左權—邯鄲、高平—鶴壁、陽城—沁陽等。2012年,山西省煤炭出省總量為8.9億噸,其中3.9億噸通過公路運輸,比例達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