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昌彩等9位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健康持續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現答復如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社會辦醫,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58號)《進一步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15〕45號)《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國辦發〔2017〕44號)等文件,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目前,社會辦醫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民營醫院占醫院總數比重超過55.3%,已成為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
一、關于放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認定條件
非營利性組織是不具有營利性、不以獲取利益為目的的組織。它的運作并不是為了產生利益,這一點通常被作為這類組織的主要特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營利性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也明確規定必須同時滿足“從事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活動;財產及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等9個條件。對于代表提出的放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認定條件的建議,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結合實際,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制定完善有利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關于自愿選擇和轉換經營性質
2008年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按照登記核定或者章程規定,該組織注銷后的剩余財產用于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記管理機關轉贈給與該組織性質宗旨相同的組織,并向社會公告”,這一規定主要是考慮對非營利組織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特定的要求。因此,非營利組織注銷,如果滿足上述稅法規定條件,就能享受非營利組織免稅收入的稅收優惠待遇。關于代表提出的“允許社會辦醫舉辦者自愿選擇營利性或非營利性經營性質”的建議,我們認為有助于激發社會辦醫舉辦者進入市場的意愿,對于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積極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穩妥推進相關改革,努力營造更加寬松的市場準入環境,促進社會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三、關于完善民營醫院稅收政策
為支持醫療事業發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財稅〔2016〕36號附件3)規定,對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征增值稅。此項政策不區分醫療機構是否為民營或公立,不區分是否具有營利性,只要屬于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49號)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衛生部令第35號)的規定,經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均可按上述規定享受醫療服務免征增值稅政策。同時,根據《關于醫療衛生機構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0〕42號)規定,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產自用的制劑,免征增值稅;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產自用的制劑免征增值稅;自其取得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對其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3年免稅期滿后恢復征稅。對代表提出的有關民營醫院稅收建議,我們將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適時研究完善醫療機構稅收政策體系,進一步促進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
四、關于細化民辦非營利性醫院投資者合理回報政策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主要是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而設立運營的醫療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收入主要用于彌補醫療服務成本。《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國辦發〔2017〕44號)明確規定,加強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產權歸屬、財務運營、資金結余使用等方面的監督管理,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不得將收支結余用于分紅或變相分紅。同時,考慮到基本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要求對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盈利率也要實施管控。
感謝你們對衛生計生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