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線:胡卉明
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
問:我們一家人長期在外打工,今年回家發現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經倒塌,現計劃重新修建房屋。但村里告知因房屋所在宅基地已經進入征收程序,不允許我們重建房屋,并且對宅基地使用權歸屬也存在疑義。請問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處理?
答:這個問題要分幾種情況處理,根據《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土地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你們一家人如果已經長期離開該房屋生活,且房屋已經倒塌超過2年無人過問,則你家可能已經失去了該宅基地使用權,需要根據程序重新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如果房屋只是近期倒塌,并且你們一家人近兩年有證據證明使用過該房屋,則該宅基地使用權仍然歸你家所有。宅基地使用權歸屬這一問題要按照你家人離開村集體在外打工的和房屋倒塌的具體情節而定。
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OO4〕238號)第九條規定,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如果該宅基地已經明確進入征收范圍,此時再修建房屋,將被認定為搶建行為,征地時不能獲得補償。而且,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通過搶栽、搶種、搶建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而騙取征地補償款數額較大或者巨大的,可構成詐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