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九年,即蔣廷錫去世12年時,乾隆皇帝還命宮廷書法家戴臨補(bǔ)題百幅《牡丹百詠》詩,可見乾隆追求《百種牡丹譜》巨冊詩畫完美的用意。一年后,《石渠寶笈初編》編成,此四冊就被收錄進(jìn)去,貯御書房。《百種牡丹譜》書畫合璧,一直流傳到今天。
蔣廷錫(1669年—1732年),字酉君、楊孫,號南沙、西谷,又號青桐居士。漢族,江蘇常熟人。清朝前期政治人物、清朝重要的宮廷畫家。
康熙葵末年(1703)進(jìn)士,入翰林院,授編修,遷贊善,歷侍講、內(nèi)閣學(xué)士,充經(jīng)筵講官。雍正年間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xué)士、太子太傅等職,謚"文素"。
善繪事,尤精花鳥畫。嘗繪塞外花卉七十余種,為宮禁所寶。時人稱其畫"落筆超然絕俗","文肅工繪花卉,品與惲南田敵"。
作為一位詞臣畫家,蔣廷錫常在皇帝跟前作畫,作品多被藏入秘閣。
《百種牡丹譜》就是蔣廷錫在宮廷為官時所畫并呈雍正皇帝鑒賞的作品。此冊皆繪制精工致極,敷色恰到其位,并且將筆觸藏于枝葉中,深具自然恬淡之感。開筆前,蔣廷錫先寫好《牡丹百詠》詩句,每種牡丹又分別標(biāo)明主要顏色、特點(diǎn)。
此畫冊成圖后久藏宮廷,至今依舊收藏于 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