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艾灸可補嗎,是這樣的,艾灸補的概念是靠溫氣,使寒凝的地方化開,促其氣機暢達,從而達到以調代補的作用。如果說氣機不暢,經脈堵了,整個的機能運轉出了問題,導致了一種衰相,那么這種不通的衰相,靠補是沒有用的,只能靠通,溫通法,把這個不暢的氣機,寒凝的氣機溫通開。氣機開了脈開了之后,氣機運轉通暢了,整個的機能就能慢慢恢復,那么這個人的身體就慢慢強壯,看起來很結實,這個就是以調代補的形式。
還有一種,它這個氣機虛,稍微有些虛寒,通過灸法刺激,調動身體其它地方的氣向虛的地方聚攏過來,起到了以實補虛的作用。比如說肚子虛寒,灸關元穴,首先使關元附近產生一種暖和的陽春的一種氣象,同時通過刺激穴位的辦法,比如說疤痕灸,使其它的神氣歸至,使你的心神神氣歸至,帶動身體的其它各部分的氣向關元穴聚攏,達到了以實補虛的作用。本身這個灸它哪有氣,它從哪帶來氣補,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灸本身不帶氣,灸也不會把天空上的氣或者四周的氣補到你的肚子里,主要還是我說的兩點,第一是以調代補,第二以實就虛,達到補益身體的作用。
這個跟大家再強調一下,真正層次的補法,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形的草木是不可能補人的先天真氣,人體的五臟六腑之氣,都是從元氣中所化,而元氣是從無何有之鄉而來的。什么是無何有之鄉?就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不知道是從哪來的,無何有嗎,哪有有,這個地方,產生了這個元氣。
這個可能大家就困惑了,沒有地方什么也沒有,那個地方產生的元氣,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我只能這樣來說,從無中生有,這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遺產。人的氣是從無中生出來的,所以說真正想使自己的元氣充足,身體調勻,精神健旺,那么請大家從無中生有這塊下手,解決問題,而不是說吃這個補還是吃那個補?食補還是藥補?這就流于中醫的下策,當然救急它有補法,治慢性病它也有補法,但是真正的去根,大家還要從無中生有這一塊去落手解決。
有人說腎氣要補,那其它四臟是不是要補呢,首先這個補,它有填補的意思,你用別人的東西填補自己,本身就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大家想一想,這種填補法,損人而益己是不是天道?如果大家認同這不是天道,那這個損人益己的補法就不可取,所以說大家治病,調比補更重要。你還不如調暢你的氣機呢,就是說一個人他表現很羸弱的一個癥狀,很可能是不通,這個虛的成份要小于不通的成份,所以說從調入手,要比從補入手高明的多。也有很多老大夫,一種方子用得很好的,一般這個方子量不大,也沒有補藥,基本都是調藥,使五臟平均,該升的氣升,降的氣降,開的氣開,合的氣合,那么這個就是運調于中,調法要比補法、瀉法都要高明。
剛才有人問了一個問題,是不是精神內守,才能使腎氣足呢?其實腎氣足,這個元氣會不斷地從無何有之鄉輸送過來,那么腎氣足也是一個自然的事情,你只要上下游很調暢,它慢慢地自然就會很充足,不光是腎氣充足,五臟六腑都會充足,你只要不干涉,不強制,不違反天道,順從天道,你就會五臟均足,身體康健。還是要從你整個的精神、生活方式、情緒等等諸多方面著手解決,這個是真正的補法。你也可以說精神內守,守在哪兒,守在無何有之鄉,就是不守之守,是真正的內守。有人打坐,守在關元,下丹田,守在上丹田,守在一些特殊的穴道,這些都不是一些真正的守法,真正的守法是不守之守,是真正的守法,就是古代寓言里的不射之射,射箭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箭來射箭。
我們在這里既然講了氣學中醫,我就要跟大家說一下什么是最高的境界,你守也是后天,不管是守在哪兒,你守在中焦,則氣歸中焦,守在下焦,則氣歸下焦。因為我們是講道,講究五氣調均的,不是唯獨讓你腎氣充盈,你覺得腎虛就不斷地補腎,使腎氣充盈,那其它四臟怎么辦呢?所以說不能私于一臟,而要普及五臟。如何普及五臟,說得很簡單嘛,就是讓五臟自由發展,不假人為,就像小孩治病一樣,你把小孩兒放在那兒,創造了一個環境,小孩的正氣就跟邪氣爭斗,只要不是大的問題,小孩子的正氣幾天內就能夠戰勝邪氣,達到正氣來復的效果,人身也是這樣。大家可以仔細想一想,其實腎虛的時候,五臟皆虛,不獨腎虛,只不過各有程度前后的不同,你看中醫上《內經》上也講,這個神在哪兒,氣在哪兒,氣在哪兒,形就發生變化,所以說不守才是真正的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