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之間,最舒服的關系是什么樣的?
我想應該是:彼此懂得,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忠誠吧!
基于這四個彼此基礎上,又能夠給予對方足夠多空間的相處方式是最讓人感到舒服的關系。
說起寵妻狂魔,歷史上不得不提起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以及詩人趙孟頫,他的妻子名為管道昇。
有意思的是大家知道管道昇的事跡,基本上都來自于丈夫趙孟頫的記錄中。
趙孟頫不僅喜歡夸贊妻子,還專門為妻子撰寫了《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
在墓志銘中,趙孟頫除去對妻子的懷念與挽悼以外,更多的是對另一位文化大家的贊賞。
這樣夸妻與寵妻的丈夫別說在古代少見,就連在現代也不可多得。
管道昇在出嫁之前是家中的小女兒,父母一生只有兩個女兒,而父親管伸又異常憐愛這個聰慧的小女兒,所以一直都把她當做男孩子一般來培養,而她也在父親優質的教育中成長為當地的才女。
與趙孟頫結婚時,管道昇已滿28歲,而趙也已滿36歲,這樣的結婚年齡在當時也堪稱罕見,若不是南宋滅亡,社會飄搖,以他們的年齡來看早就做了爺爺奶奶。
不過這一點并沒有妨礙兩人的婚姻生活。相反,兩個情緒穩定的成熟男女,在處理婚姻關系的問題上變得更加的智慧。
管道昇在出嫁之后,從沒有一丁點嬌小姐脾氣,立刻從家中的寶貝女兒切換到“主婦”模式,不僅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條,閑暇之余還與丈夫一同吟詩作畫,一起游歷山水。
這對志同道合的夫妻在筆跡方面難分彼此,就連管道昇模仿丈夫松雪都十分的傳真。
夫妻二人時常通過詩歌的方式來增添生活的情趣,訴說著對彼此的贊美之情。
不過就是這樣一對令人稱羨的夫婦也沒能逃過中年危機。
宋朝被元朝推翻后,性格正直耿介,為官毫不圓滑的趙孟頫官宦生涯并不順利。
年近五十的他在事業遭遇瓶頸的同時,與結發妻子的感情也進入平淡期,在這個時候他剛好遇到了歌姬崔云英,想要納崔為妾。
可他畢竟是一個文人,又與妻子多年來感情甚好,便先寫一首小詩試探妻子:
我為學士,你做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何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表明想納妾的心愿,可是仍舊敬妻子為家中第一女主人。
雖說當時男人三妻四妾都是常態,可是不論哪朝哪代的女人無一例外的都不愿意和別的女人分享丈夫,不過管道昇并沒有絲毫怪罪丈夫的意思,她也通過詩歌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首詩歌便是經典的《我儂詞》。對于多年相伴的丈夫而言,管道昇再了解不過了,她也明白職場失意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而丈夫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緩沖期才能夠面對現實的不如意。
因為懂得,所以尊重丈夫有這般想法,不過作為妻子的管道昇也得讓丈夫明白自己的底線在哪里,那便是“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p>
據說從此趙孟頫便再也沒有提起納妾之事,而在今后的日子里也逐漸恢復平靜的心態,解甲歸田,專心做學問。
管道昇的難得之處是在于懂得與尊重丈夫,雖在婚姻中出現過危機,卻不糾纏與質問丈夫為何要變心?而是綿里藏針的擺明自己的心態。
在丈夫職場失意后,既不做利害分析,也不責怪丈夫不夠圓滑的性格,而是從丈夫最想要的“自在”生活出發,去營造一份解甲歸田美好的生活景象,來安撫與慰藉丈夫患得患失的心境。
而這也是他們婚姻最終保持圓滿的秘訣所在。
在近代,梁思成與林徽因之間有一段經典談話,也被傳為佳話。
有一天,林徽因很苦惱的告訴梁思成,自己愛上了金岳霖。
想必林徽因在談話之前一定明白這是男人最不愿意面對的實情。
然而,林徽因仍舊選擇向丈夫坦白自己的心事。
夫妻之間能夠做到如此坦誠相待的,可謂古今中外都不可多得,想必梁林之間除了愛情與親情之外,還多了一份深知的懂得。
我們也可以從林徽因的坦白中看得出:“梁思成既是她的丈夫,又是她的知心大哥哥?!?/p>
這樣的心靈出軌對于她來說是不可預見的,也使她感到十分的痛苦。而這份心事她除了梁思成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可以訴說。
在得知此消息后,梁思成沉默地思考了一個晚上,這一個晚上想必他是痛苦、無助,甚至是有些氣憤的。
然而,梁思成終歸沒有辜負妻子的信任與坦誠。
第二天他便對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
這樣的回復給了我們對愛的最好示范:“我雖愛你,可我并不會把你捆綁在我的身邊,只要能夠看到你快樂,我便已經心滿意足了!”
我們常說:“愛情是自私的,也具有它的唯一性,可愛情也是能夠使人變得博大,博大到可以讓所愛之人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梁思成對林徽因的愛既是如此。
和梁思成談話結束之后,林徽因就把思成的話直言不諱的告訴了金岳霖。
而金岳霖顯然也是一位謙謙君子,他對林徽因說:“思成才是真正愛你的那個人,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于是,三人便坦然地做了一輩子的摯友。
這樣透明,絲毫不加以掩飾,又在界線范圍之內的關系讓人感到舒服的同時,又令人羨慕不已!
畢竟人這一輩子很長,沒有人能夠保證不在婚姻里不開一會兒小差,更何況是面對如此優秀的異性老金了,可是林徽因既然選擇了坦誠,相信她心中便無任何的雜念,而這也源于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彼此尊重與忠誠的基礎之上。
在當今也有一對情侶深知彼此,但并不拿一紙婚約去束縛彼此的情侶,那便是徐靜蕾與黃立行。
徐靜蕾與黃立行因戲結緣,相愛已經有9年的時間了,而兩人一直沒有領證結婚。
用老徐的話來說就是還沒有想結婚的念頭,她覺得如今兩人相處模式就很好。
相愛,但又不相互制約,而黃立行也表示理解,并尊重老徐的想法。
記得徐靜蕾在《金星秀》節目中被問及,男友黃立行既不會抽煙、喝酒,也幾乎不會跟她一起去參加朋友的聚會,這個男人會不會太無趣了?
老徐毫不猶豫地回復說:不會,只要看到男友,聽到早上起來跟她說句‘早’,就會感到很有趣?!崩闲煸谡f時,給人一種心滿意足的真實感。
老徐說這些年黃立行就像是她心理的藥一般,從來都不著急、不焦慮、不糾結。
這樣的品質讓老徐覺得實在是太難得了,除此之外,黃立行的標準也很明確,喜歡與不喜歡,高興與否都會很直接的表達出來,不會讓老徐去猜測。
這一特性既讓老徐無須刻意維護兩人之間的關系,又讓她感到很踏實。
而這樣的踏實感是一紙婚約所給不了的,也因此讓我們覺得好的愛情無需婚姻來做保障的感覺。
其實想想也的確如此,對于成年男女的感情來說,結婚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它除了在法律上生效以外,終究還能夠保障多少?
對于相愛的兩個人來說領證結婚也只不過走一個過場而已,兩個人的感情好壞才是至關重要的,否則,誰也束縛不了誰,更何況婚姻到了需要一紙婚書來束縛的話,愛在其中還剩下多少,相比婚姻中的彼此最為清楚。
而我們也能夠從趙孟頫與管道昇、梁思成與梁思成、黃立行和徐靜蕾這3對伴侶國感受得到開篇所提到“彼此懂得,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忠誠”4個彼此,我想這也是他們能夠一直保有良好且舒服的親密關系真正的原因所在!
愿你我在不斷地學習中擁有這樣良好、舒服的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