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也許是每一個成年人最喜歡討論的話題。因為,擺在你面前的最為迫切的問題常常是缺錢。
王志文曾說過一段扎心的話:“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世界,他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層的人能夠充分享受物質和精神供應,然后隨著層次的遞減,供應開始遞減了。最低層次的人通常他們接受的物質能量,只能勉強維持他們的生活,而精神供應幾乎為零。沒辦法,有人天生出生于朱門,任何東西都是唾手可得,而有的人卻需要努力一輩子,柴米油鹽,子女學費,房貸車貸……”
可見,錢對于人來講,該有多重要,尤其普通人,對錢的需要尤其迫切。
01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會
改革開放初期,一些膽大的人看準機會,下海經商,那個時候,信息不通暢,商人們利用信息差,游走于工廠與顧客之間,簡單地倒買倒賣,左手到右手,利潤就相當豐厚,后來,由于轉型需要,大批職工下崗,加入到經商大軍,這些人里,產生了許多富翁,可以說,那個時候,就是看誰膽子大,有眼光,學歷文化到不是主要因素,先人一步,就決定了富有與否。
那時候,有人用500車皮罐頭到前蘇聯換回4架飛機,轉手賺了一個億。這成為那個時期的傳奇佳話。
一些人僅僅是小學文憑,卻成為億萬富翁,成為首富,在今天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社會在變革,社會的角色也在改變,電商之后,主播帶貨成為一種潮流,一個頭部主播,居然可以達到100億的銷量,一個主播就可以消滅上千家電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機會,當年正是電商消滅了“中間商”,如今電商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這也是為了另一種全新的銷售方式讓路。
02
時勢造英雄,要學會順應時勢
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杰。任何時代,都有機遇,只是你必須看明白,學會順應時勢才能成為時代的英雄。
決不可逆勢而動,順者昌,逆者亡。違反自然規律,終將是自取滅亡。
選對時機,適時而動,就能做到萬無一失,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子說“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孫子兵法里也說:“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
經營之道,與打仗一樣,看準機會,伺機而動,不打無準備之仗。借助天時地利人和,方能取得完勝。
正如小米創始人雷軍所言:“抓住時機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
不是你造就了時代而是時代造就了人。每個人只有身處時代潮流當中,才能成為時代的驕子。
03
凡事不要過于急躁,事物的規律就是有開花才有結果
老子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大自然里都蘊含著的普遍規律。
萬事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道德經里有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人也同萬物一樣,都有一個學習,沉淀,成熟的過程。
少年得志,往往會因為心智不成熟,反倒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時候賺的錢,往往是浮財,是守不住的。大器晚成者,由于經歷得很多,見識了風雨,所以做事更為沉穩,更有遠見卓識。
四十歲之后的人,才是真正的擔當大任的時候。
04
忙不是一定成功的關鍵,真正的智者
都是在用智慧賺錢
如果分勤奮與否來衡量一個人的財富多少,那么,那些起早貪黑的清潔工,那些簡單的體力勞動者都是富翁了。
人不要用體力上的忙碌,掩蓋腦力上的懶惰。有些人,如果閑著,有時間,不是看書學習,不是想法提升自己,而是陪著無聊的主播,一聊一個下午,一個午后。大把的好時光就這樣荒廢了。他們不會有任何技能,所以出苦力,只能是他們的擅長。這也是他們永遠忙碌的關鍵所在。
現在的體力越來越不值錢,只是因為人工智能大量地取代人工。這也為越來越多的人“躺賺”創造了條件。但這也是需要條件的。因為,投資是需要豐富的知識的。
用智慧賺錢,已經成為時代的一種旋律。有一位股票講師說,被套在股市里未嘗不是好事,因為,這是潮流,早進總比晚進入好,早晚人們都要在股市里配置資產,因為在西方社會家庭里,家庭里,股票配置是標配。
當一個人,財經知識豐富,又具有一定的經驗。在投資領域就會游刃有余。賺錢就像呼吸一樣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