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WAP 的定義
WAP 即無線應用協議(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也稱為無線應用程序協議,是在數字移動電話、Internet及其他個人數字助理機PDA、計算機應用之間進行通信的開放性全球標準。WAP由一系列協議組成,用于標準化無線電通信設備,也可用于Internet訪問,包括收發E-mail、訪問WAP 網站上的頁面等等。WAP 將移動網絡和Internet 以及企業的局域網緊密地聯系起來,提供了一種與網絡類型、運行商和終端設備都獨立的、無地域限制的移動增值業務。
WAP 是一項全球性的技術標準,它的全球性體現在其標準的開放性和廣泛的兼容性上。WAP 從其設計之初,就獨立于并可運行于不同的網絡平臺(GSM、GPRS、CDMA、TDMA、…)、不同的操作系統(Palm OS、Win CE、Symblan…)、不同的終端(手機、尋呼機、PDA、 Palm PC…),WAP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變成無線移動互聯網。
WAP 是一個技術標準,有人認為是WAP 是階段性的產物,在數年之后將被其他協議所代替,如IP 協議。在報告中,我們將我們淡化WAP 的技術含義,而將其理解為移動上網服務,更多地從業務層面進行分析。
1.2. WAP 的技術特征
WAP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專門針對手機、PDA 與計算機、英特網之間實現溝通而開發一種通訊協議,其基本原理和我們使用PC 上網時使用的HTTP 協議類似,但是專門應對手機屏幕較小、操作主要使用數字鍵盤等特點進行了修改,是一種專用的通訊協議。
WAP移動終端上的瀏覽器所識別的描述性語言WML(無線標記語言)是一種基于XML(擴展標記語言)的一種標記語言。這種語言是為無線設備用戶提供交互界面而設計的。這些無線設備包括手持電話、呼機和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等,這些無線設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體積小(相對于個人計算機)、內存小、通訊帶寬窄和時延長。
XHTML 是下一代WML 的基礎。XHTML的一個關鍵功能就是讓除傳統桌面系統瀏覽器之外的其他設備(如掌上電腦、手機等),也能夠讀取互聯網上的網頁。XHTML 將網頁分解為稱作“模塊”的組件,當帶有小型屏幕的設備訪問網頁時,服務器能夠自動選擇只向該設備發送適合其顯示屏的模塊。如此一來,PalmPilot 和WebTV 等設備的使用性能無疑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WAP 網絡結構與內容傳輸過程
2. 現代移動通訊技術演進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1G(First Generation)(括號的格式使用中文括號,以下類同,請修改。)即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模擬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其采用模擬制式,多址方式是頻分多址(FDMA), 第一代移動通信以美國的AMPS 系統為代表,僅提供話音業務,典型的系統有:TACS和AMPS。
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
2G(Second Generation)即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其采用數字調制技術,具有頻譜利用率高、保密性好的特點,既可以支持話音業務,也可以支持低速數據業務。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以傳輸話音和低速數據業務為目的,因此又稱為窄帶數字通信系統。2G 的典型代表是美國的DAMPS 系統、CDMAIS-95 和歐洲的GSM 系統。GSM 標準體制較為完善,技術相對成熟。其不足之處是相對于模擬系統而言,其容量增加不多,僅為模擬系統的兩倍左右,而且無法和模擬系統兼容。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中,無論是GSM 或是CDMA IS95 都已經能提供令人基本滿意的話音質量與通信穩定性,但其數據傳輸速率低下,數據業務發展有限,不能適應用戶日益增長的對數據傳輸類業務的要求。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3G 即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它是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3G網絡傳輸速率大大優于2G,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等多種形式,提供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目前我國手機無線網絡采用的是2.5G 技術,2.5G 技術突破了2G 電路交換技術對數據傳輸速率的制約,引入了分組交換技術,從而使數據傳輸速率有所突破,是一種介于2G 與3G 之間的過渡技術。2.5G的典型代表是美國的CDMA 1x 系統和歐洲的GPRS 系統。CDMA 1x 由IS-95 演進而來,完全兼容IS-95。仿真與現場測試結果表明,CDMA 1x 系統話音業務容量是IS-95 系統的2 倍,數據業務容量是IS-95 的10 倍,而且其峰值速率可達153.6kbps。GPRS 則是在GSM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組交換的數據承載和傳輸方式。與原有的GSM 比較,GPRS 在數據業務的承載和支持上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更有效地利用無線網絡信息資源,特別適合突發性、頻繁的小流量數據傳輸;支持的數據傳輸的速率更高,理論峰值達117.2kbps;計費方式更加靈活,可以支持按數據流量來進行計費;GPRS還能支持在進行數據傳輸的同時進行語音通話等。
目前,CDMA 1x 的發展速度超過了GPRS。這一方面是因為CDMA 1x 自身固有的技術優勢,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從IS-95 升級至CDMA1x 的成本要低于從GSM 升級至GPRS的。
3. 中國WAP 業務價值鏈描述
3.1. WAP 業務價值鏈結構
WAP 行業的傳統產業鏈包括CP(內容提供商)、SP(服務提供商)、業務平臺提供商、運營商、手機用戶,隨著WAP 營銷渠道的擴大,手機終端廠商也加入到WAP 業務的利益分配中,空中網和TOM 最早與手機終端廠商合作將其服務內置到手機STK 卡中,效果比較明顯,其后各大SP 紛紛與手機廠商合作,在各項業務中,WAP網址標簽內置到手機終端中對WAP 業務的影響非常大,要超過其他增值業務,對于由手機內置WAP 網站標簽給SP帶來的這部分收入,由SP 與終端廠商進行分成,分成比例依雙方實力而定,通常在5:5左右。
WAP 業務價值鏈結構圖
3.2. WAP 資費結構與分配方式
移動通訊運營商作為提供通信平臺的電信運營商,向各SP 有償提供手機上網業務運營的業務平臺和門戶,并利用業務支撐系統,向各SP 提供有償的信息服務費的代計費與代收費服務。使用手機上網業務產生的全部通信費歸移動通訊運營商,因用戶訂購業務而產生的信息服務費由運營商和SP 按一定比例分成。
手機上網業務的信息費可以計次,也可以包月,由提供內容的SP 確定,但運營商通常規定信息服務費不能低于成本價(運營商批準的免費業務除外),運營商有權參與信息服務費的定價,并具有否決權。可以看出,運營商在WAP 行業中占有絕對的主導權。
4. 中國WAP 業務發展概況
4.1. 中國移動增值用戶規模及預測
中國移動通信用戶和互聯網用戶近年始終保持高速增長,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日趨完善和終端普及率高速提升,2005年中國移動通信用戶數達3.96億,互聯網用戶達1.11億。快速增長的用戶數奠定了增值業務快速發展的基礎。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2.5G的成熟和3G的即將上馬,是增值業務在技術基礎和傳輸速率方面的極大改善和提高,將促進移動終端的升級換代和各種增值業務的出現。而隨著寬帶的普及,各類互聯網增值業務也將得到廣泛應用,目前約70%的移動通信用戶成為移動增值用戶。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顯示2005年整個中國的移動增值用戶規模達到2億940萬戶,預計到2006年將達到3億6000萬戶,2008年達到4億9000萬戶。
4.2. 中國移動增值整體市場規模及預測
隨著移動增值業務的用戶不斷增長,移動增值業務收入增長水平遠遠超過了其他電信業務的增長水平。數據表明,2001中國移動增值業務的市場規模為20億元人民幣,2002 是增加最快,增長了365%,達到93 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2005年,移動增值業務的收入為525億元人民幣規模,預計到2008年將達到1511億的市場規模。
移動夢網和聯通無限運營模式的出現催生了龐大的SP 市場,也為互聯網公司的盈利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移動增值服務提供商(SP)由近一千余家,2002年整個SP 市場的規模達到20 億元人民幣,2003年是SP 市場迅猛擴張的一年,收入增幅達到120%,2004 年為71 億元人民幣,增幅達73%。2005 年SP 市場規模市場規模為102 億元,比2004 年增長44%。
4.3. 中國WAP 用戶規模及預測
中國WAP 用戶數在2003 年只有900 萬,到2004 年用戶數增長了四倍多,達到4600萬戶,隨著2004 年運營商政策的調整,2005 年WAP 用戶數的增幅將趨緩,用戶規模達到7200 萬戶,主要是免費WAP 應用的增多保證了用戶增長的速度,預計到2008 年中國WAP用戶規模將達到2.3 億戶。
4.4. 中國WAP 市場規模及預測
隨著WAP 業務進入成熟期,市場規模的增長將逐步放緩,但2008 年奧運會的召開將為WAP 行業注入新的拉動因素,WAP市場規模在08 年將有所回升。
就具體數據來看,中國WAP 的SP 市場規模在2003 年只有2 億元,包括運營商流量費收入在內的整個市場規模達到5.5億元人民幣。2005年中國WAP的SP市場規模達到21.5億元人民幣,包括運營商流量費收入在內的整個市場規模達到64 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08年中國WAP 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220 億元人民幣。
5. 網民調研分析
5.1. 非WAP 用戶調研分析
我們根據是否使用過WAP 服務將此次參與調研的網民分成非WAP 用戶樣本和WAP用戶樣本分別加以分析,在全部樣本中沒有使用過WAP 服務的樣本為452 個,占樣本總數的27.3%。
5.1.1. 非WAP 用戶沒有使用過WAP 上網的原因
從非WAP 用戶沒有使用WAP 上網的原因來看,費用高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選擇“聽說手機上網費用比較高,不愿意承受高費用”的非WAP 用戶高達60.8%,選擇“沒興趣,用電腦上網就足夠了”的非WAP 用戶比例為45.6%,手機終端的限制是排在第三位的原因,選擇比例為21%。
5.1.2. 非WAP 用戶所希望的WAP 服務類型
就我們所列出的各種服務選項,非WAP 用戶最感興趣的是信息查詢,其次是新聞瀏覽,這與目前WAP 用戶的使用狀況有所差別,主要是WAP 服務對于非WAP 用戶還比較陌生,WAP 網站對于他們來講還處于想象階段,,其想象更多地來自于對傳統化聯網的認識,另外也表明信息查詢和新聞瀏覽服務還有比較大的增長潛力。
5.1.3.非WAP 用戶每月能夠承受的WAP 服務花費
調查發現,非WAP 用戶對于所能夠承受的WAP 服務花費預期比較低,在非WAP 用戶中,選擇能夠承受5-<10 元花費的比例為26.1%,其次是選擇10-<20 元的比例,達到22.8%,選擇5元以下的比例為20.1%,可以看出,選擇30 元以下的比例占到69%。由于非WAP 用戶往往是對WAP 內容興趣較少或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人群,因此對WAP 服務每月花費的承受能力預期比較低。
5.2.WAP 用戶調研分析
5.2.1. WAP 用戶使用WAP 的初衷
在被問及使用WAP 服務的一些初衷時,44.6%的WAP 用戶表示想下載圖鈴裝飾手機,37.7%的用戶表示是對新鮮事物的好奇,還有30.6%的用戶表示打發業余時間是使用WAP的初衷之一。
5.2.2. WAP 用戶經常使用的WAP 服務類型
在WAP 用戶經常使用的服務中,鈴聲下載是最受歡迎的,有63.5%的用戶經常下載鈴聲,其次是圖片下載,經常使用的比例高達57.1%,新聞瀏覽和手機游戲也屬于使用率比較高的服務。手機電子商務和移動博客的使用率雖然靠后,但選擇比例高出我們的預期,用戶經常使用的比例達到12.5%和12%。
5.2.3. WAP 用戶手機上網頻率分析
WAP 用戶使用手機WAP 上網的頻率要明顯低于普通網民上互聯網的頻率,這證明WAP 用戶群還未形成使用WAP 上網的消費習慣。一個星期使用兩三次WAP 的用戶最多,在WAP 用戶中的比例為27.8%,一天使用一兩次的用戶占到15.5%,每天都使用兩次以上的WAP 深度用戶占到12.7%,表示非常少使用WAP 上網的用戶比例為22.7%。
5.2.4. WAP 用戶平均每次手機上網消費時長
WAP 用戶平均每次手機上網消費的時長比較短,平均每次使用WAP 上網5-10 分鐘的用戶最多,比例占到29.9%,其次是平均每次使用WAP 上網10-20 分鐘的用戶較多,比例占到29.5%。
5.2.5. WAP 用戶預計未來對WAP 服務的使用情況
有38.7%的用戶表示未來不一定會繼續使用WAP 上網,要視服務情況的改善而定,有56.5%的用戶表示會繼續使用WAP服務,22.5%的用戶表示使用量會增加,21.4%的用戶表示使用量不變,12.6%的用戶表示使用量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