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年,白鷺又如期而至!
每年的春夏之交,我們總能在二中校園看到白鷺的身影,它們在樹梢間輕盈翻飛,棲息嬉戲,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白鷺享有“環保鳥”的美譽,其棲息地不容污染,否則它們就會離開。
的確,走進衢州二中校園的人無不對校園里樹木之多,綠化之好嘖嘖稱贊。衢州二中300多畝的校園里有130多種樹,僅名木古樹就有19棵,其中100年以上8棵,樹齡最長165年,80年以上11棵。二中校園完全可以用大樹參天,綠樹成蔭,四季常青,百花爭艷,鳥語花香來形容。我本人也經常陶醉其中,春天雨后的清新空氣,夏季驕陽下的濃密綠陰,秋天老音樂教室旁滿地的金黃,冬季雪后香枹樹下的累累碩果,一年四季總有讓我們留連的美景。但隨著師生對環境質量需求日益提高,對二中校園綠地和景觀進行改造的問題逐漸凸顯,加之時下衢州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森林城市,二中有如此好的環境基礎,完全有責任和義務為衢州錦上添花。所以學校趁今年制訂《衢州二中中長期發展規劃》又在力推低碳校園的時機,針對校園實際出臺了“校園綠地、景觀改造策劃方案”,準備對校園綠地、景觀進行改造,內容包括鋪裝材料及園林小品藝術造型的改造,植物配置的改造,生態性和親水性的改造,校園重要節點的改造等四個方面,以期在注重植物造景的同時,把園林的生態性提高一個新檔次。
敬請各屆校友,各位師生以及關心二中發展的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江浩豐
qzjhf@163.com 短號:668866)。
潘志強
2010/05/20
學校環境以清新自然、幽靜典雅、尺度宜人為佳,著重體現校園的園林化、生態化,強化“山、水、園”的景觀特色。
校園內的綠地、景觀設計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簡不易繁、易樸素大方、色彩明快、構思巧妙,從造價上來說也比較經濟合理,可操作性強,后期管理方便。充分發揮綠地、景觀對環境的改善作用,創造一個有底蘊,有特色,有文化,完整的生態校園環境體系。
具體措施:
1.鋪裝材料及園林小品藝術造型的改造
由于校園環境建設時間較長,道路、廣場鋪裝破損比較厲害,并且小品及鋪裝材料差異較大,風格不統一。
設想:對校園主干道進行修補,尤其是道路兩側的側石和人行道鋪裝進行更換。人行道的鋪裝樣式結合建筑形式及校園環境的整體形象,使校園整潔大方。其他的小步道根據現在實際使用功能重新進行設計,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考慮到與整體環境的協調性和美觀性。
鋪裝廣場和樹池花壇進行結合考慮,通過不同顏色的石材搭配豐富景觀效果。還有一些小品雕塑將結合校園的文化特色進行設計,力求造型和材質與周邊環境的關系。
2.植物配置的改造
不同的植物配置將會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從校園分析中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a、綠化養護管理不善。部分喬木病蟲害比較嚴重,樹型不佳;草坪區域雜草叢生;片林中雜木較多不夠整潔。
b、地被灌木較少,在植物配置上缺乏層次上的變化以及色彩上的調和。
c、部分植物種植毫無章法,打亂了植物的整體布置空間。
設想:加強綠化的養護管理,使植物健康茁壯成長;增加地被與色葉及開花植物的搭配,創造出一個植物錯落有致、色彩豐富的繽紛自然景觀。
樹種選擇原則:
適地適樹 植物材料選用上,多為鄉土物種,體現節約型綠地和可持續性景觀的思想。樹木不僅力求與周圍環境協調,景色優美,還能適應所在地段的土壤及小氣候等自然條件。
季相變化 植物造景注重季相變化,形成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蒼翠的四季景觀,并豐富植物種類,具備一定植物科普功能。
比例適當 樹木配置比例適當,創造植物景觀不僅綠意盎然,而且色彩豐富,運用適度的花灌木,既能綠化,又能美化、彩化和香化。
垂直綠化 利用攀援植物進行垂直綠化,進一步提高校園綠化率,創造綠色環繞、花團錦簇的怡人環境。
3.生態性和親水性的改造
校園中水景較少,利用和發揮好僅有的水體是校園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創造豐富多彩的水景是對江南園林的一種體現。現在水質較差,表面的垃圾也較多,水體駁岸過死缺乏變化,親水活動空間較少。
設想:在臨水綠地建親水平臺、親水步道、親水林蔭廣場及臨水休閑小品等,給人們創造親近水源的場所。表現不同的水體形態,營造動靜的對比,如設置噴泉、跌水等。
4.校園重要節點的改造
整個校園環境特色不夠突出,在風格統一的前提下每塊綠地的自身特點表現不明顯。
設想:強化重要節點塑造校園形象,孔子像綠地將疏散種植的植物進行移植,保證大草坪、大空間與密林的一種關系,同時增加觀花觀葉樹種豐富綠地景觀;在一些道路節點處配置一些伸展形的摸紋,以大喬木為背景,同時也滿足了交通視線的要求。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