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亦有最精美的配圖
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這是現代人的浪漫。
浮世萬千,不得有三:水中月,鏡中花,夢中你。月可求,花可得,唯你求而不得!
這是現代人的傷感。
浮世萬千,吾愛有三:車,房,錢!車為朝,房為暮,錢為朝朝暮暮。
這是現代人的領悟。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癡什么?恨什么?歐陽修三言兩語就說得清楚,這是古人的智慧。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這是李白的人間清醒,你我皆是人間客,何必夢里嘆春秋: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現代情話,自也是好聽悅耳: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相擁;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
亦或者是:我還是喜歡你,像風走了八千里,不問歸期。
但總不及元稹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來得更為舒展,更為酣暢淋漓。
況且,唐詩宋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
所以今天,我們就大膽地試著,在各種復雜的感情里,來古詩詞表達“我喜歡你”。在此埋一個梗,我們留到最后:
你知道,回首“一夜情”時,該用哪首古詩來表達嗎?
遇見喜歡的女孩子: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摘自秦觀《八六子 · 倚危亭》
30歲時,秦觀出走高郵,第一站來到了揚州,并在這里英雄救美,邂逅了一段美麗的緣分。
后來秦觀赴京趕考,無奈分離,遂作此詞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意。
即:春風十里,不如有你。
遇見喜歡,但暫時還不能在一起的人: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摘自崔護《題都城南莊》
寫下這首詩前,詩人崔護科舉落榜,在歸家的途中,于長安南郊偶遇一妙齡女子。歸鄉后,百般思念,于是次年又折返長安,遺憾的是,那位美麗的姑娘,已經不知所蹤。
于是,一時失落的崔護揮筆寫下了這首詩。
再后來,人們便用“人面桃花”來形容暫時失意的愛,求而不得最相思。
遇見喜歡的人,但是對方已經有家室了: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摘自張籍《節婦吟 · 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在自以為是追求真愛的過程里,最讓人掃興的情節是,他有老婆/她有老公。
這首詩,是李師道拉攏張籍時,張籍表達文人氣節的作品,借“不能在一起的愛情”,來婉拒李師道。
原因是,張籍曾受惠于韓愈,而韓愈則是李師道的政敵。
所以用這首詩,體面地表達相思,然后再默默分離,是最貼切的了。至少,你能勇敢地說:我喜歡過你。
只是世俗桎梏,讓你們無法擁有彼此。
對花心的人,表達自己的喜歡之情: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詞出歐陽修《蝶戀花》摘取
歐陽修這首詞,是以一個女生的視角,表達對一個風流公子的癡怨。
擁有一個人,卻無法擁有他的心,大概是這世上最無奈的事了。明明靠得那么近,偏偏心又那么遠,就像泰戈爾的詩所表達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懂得珍惜。
如果你還是很喜歡他,或許這句詩,能讓他回心轉意。
適合異地戀情侶表達愛意的詩: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摘自李白《三五七言》
李白這首詩,表達了對遠方的人,心中的思念之情,回憶往事,內心百轉千回,既渴望相見,又恨不能重逢。
索性,嘆當初不如不相識,免受思念之苦。
所以生活在兩座不同城市的戀人,或者暗戀的人,可用此詩表達心中熾熱的感情。
適合對僅有一面之緣的人: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摘自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這首詩,是他任秘書省正字時,偶遇一位佳人所作。當時他正在酒樓喝酒,隔座有一位貌美的姑娘,與他眉目傳情。
奈何夜里的鐘聲已經響起,李商隱要去上班了,不得已這段感情沒有了后續,故作此詩感懷。
對已經分手的人表達愛意: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摘自納蘭性德《浣溪沙》
這首詞,是納蘭容若寫給亡妻盧婉君的,詞中的每字每句,都藏滿了昔日的回憶。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有時候,失去了對方時,才發現對方的好,如果想破鏡重圓,不妨委婉地用這首詞,表達你還深愛著ta。
寫給想結婚對象的詩: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摘自白居易《長恨歌》
白居易的《長恨歌》雖有恨意,但通篇都在羨慕楊玉環和李隆基,而遇到想和對方結婚的人,最美好的期盼就是在天比翼,永結同心。
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
而婚姻,是愛情最好的歸宿,所以遇到了,就狠狠地抓住,不要讓愛溜走。
寫給已經離婚夫妻的情詩: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摘自李益《寫情》
如果你還想復婚,就主動一點,表達自己的悔意,用最真誠的話語,去打動對方。
這首詩,是李益寫給霍小玉的,他高中狀元之后,母親逼他另娶,于是他和霍小玉不得不分開。最終,霍小玉也郁郁而終。
當時李煜非常后悔,揮淚寫下了這首《寫情》。
適合“一夜情”的古詩詞: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摘自晏殊《蝶戀花》
有些感情,只是一時沖動,但卻也總是叫人留戀相遇時的那種感覺,可內心又明知道不對,于是就變成了剪不斷、理還亂。
晏殊一生感情坎坷,兩任妻子皆早早離他而去,傷心之際,遇見了善解人意的蕭娘,她用她的溫柔,稀釋了他內心的哀傷。
可是,他是當朝宰相,封建禮教、世俗桎梏,他都沒有辦法娶她,所以最終晏殊只能獨自一人回到京城。
多年之后,晏殊回首往事,寫下了這首詞,以表達對當初短暫情緣的留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