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是東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和帝的皇后。在歷史上,鄧皇后和漢光武帝的陰麗華皇后有些相似的經歷。她們都是在前皇后被廢黜之后上位的皇后,也都是在歷史上留下美名的克勤克儉的皇太后。終究不同的是,陰麗華始終是漢光武帝的最愛,而鄧綏卻是在最謹慎的亦步亦趨中戰戰兢兢處心積慮地修成正果。
在古代,要想成為飛入皇宮的鳳凰,也不是僅憑美貌的。再漂亮的民間女子也是沒有機會踏入宮門的。鄧綏也是系出名門,她的爺爺是東漢的開國忠臣、云臺二十八之首的太傅高密候鄧禹。
鄧綏的隱忍是天賦使然。出生在顯貴無比的官宦之家,小鄧綏卻并沒有沾染一絲公主病。鄧綏五歲的時候,奶奶很寵愛她,偏要給鄧綏剪發。奶奶是很慈祥的,可是奶奶的眼睛不好,看東西都是模糊的。小鄧綏看著奶奶手里閃著光的剪刀,卻沒有嚇得跑開,而是從容地坐下來,忍著剪刀誤傷額頭的痛,一直堅持到奶奶興致滿滿地剪完頭發。
鄧綏還是個愛學習的女孩子。五六歲的孩子,還是到處瘋跑的年齡,鄧綏卻一心扎到書堆里不肯出來。她六歲就能讀《史書》,十二歲通讀《詩經》、《論語》。她把心思全都用于詩文上,對女孩子的必修課針織女紅卻不感興趣。她的媽媽看到她這樣,擔心她無法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標準淑女,因此一再批評她不務正業。她只好在白天和其他女孩子一樣繡花,晚上就偷偷地躲在房間里熬夜看書。
鄧家有女初長成。十六歲的鄧綏出落得讓人驚為天人。她身高出眾,體態柔美,胸有詩書氣自華,她更是一位知性優雅的高貴美女。鄧綏和其他的女孩子一樣抱有無限的美好期待成為后宮佳麗的一員。家世顯赫的鄧綏自身條件又出類拔萃,很快就被封為貴人。
鄧綏的出眾美貌自然引起漢和帝的寵愛。她很快就發現一個人的目光始終追隨著她。這個人就是正宮娘娘陰皇后。
陰皇后的家世自然也是來頭不小。她和鄧綏還是老鄉。她的爺爺是光烈皇后陰麗華的哥哥。陰皇后進宮時只有十三歲,四年后,鄧貴人進宮。在這一年,陰貴人加冕為陰皇后。
陰皇后的生活自然一直是比蜜還甜。顯赫無比的家世,在進宮后又得到皇帝的寵愛,僅僅四年就被提拔為皇后,作為一宮之主的陰皇后那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爽了。
可是,隨著鄧綏的出現,陰皇后感受到前未有過的威脅。這些都來自于女人的直覺。雖然鄧綏在她面前一直是低眉順目,極其低調的。可是在陰皇后看來,這種低調那才是別有用心吶。
你看,在與皇帝同框的場合,那些嬪妃們都使勁渾身解數把自己裝扮得花枝招展的,可是,鄧貴人卻總是淡妝素色,反而卻構成了鶴立雞群的效果。在人堆里,那存在感刷的,無人能及呀。
更可氣的是,那鄧貴人對自己更是謙卑無比。禮數極為周到,想找個茬對她發個火都不行。這把火就只能用來燒自己了。陰皇后的妒火那是越燒越旺了。
鄧綏是何許人也。六歲的時候想必陰皇后在瘋玩吧,可是鄧貴人一早就把史書讀得倒背如流了。讀史可以明智。鄧貴人想必對陰麗華皇后的德行多有研究,也許早就立志要把陰麗華皇后做為楷模了吧。這些宮心計對她來說也許早就了然于胸。她就像一個現代穿越回去的女子,怎么做都是預先演習過的好嗎。
而陰皇后呢,做為陰麗華皇后的后代,她卻沒有繼承陰麗華皇后的品行和智慧。你瞧,歷史就是這么的有看點啊。
陰皇后就是覺得鄧貴人那都是演戲。可是人家鄧貴人就是演的好呀。鄧貴人即使生病都能加戲一場啊。皇帝憐愛生病的鄧貴人,就準許鄧媽媽進宮陪伴。鄧貴人卻拒絕了。她說:“皇帝呀,外戚在宮里不合規矩呀。會讓人說閑話呀,說皇帝您偏袒我,說我不知足呀,我不能這樣做啊。”看著病中楚楚可人的鄧貴人這樣懂事體恤,皇帝的心能不感到舒坦嗎?
這還不算,皇帝看著陰皇后對鄧貴人處處挑剔。可是鄧貴人呢?卻一直勸皇上多陪陪陰皇后。更有甚者,看到鄧貴人還擔心皇帝的子嗣問題,選進更多的美女陪伴皇上。皇上不禁感嘆,這樣的完全忘我精神的女人真是貴人啊。
隨著鄧貴人的德行在后宮日隆,陰皇后的心都碎了。這時候,皇帝病重。鄧貴人衣不解帶地服侍著,陰皇后卻滿心歡喜。她想的是如果皇帝死了,她就是皇太后了,那時,一天的云彩就全散了。想就想了,她卻說了出來。
結果,鄧貴人聽說了。哭著說:“我對皇后誠惶誠恐,她卻不肯放過我,我還是自殺算了。”然后立即要飲藥自殺。貴人當然是死不成的,旁邊的宮人肯定會阻止啊。這邊正鬧著呢,結果有人通報,皇帝病好了。
陰皇后無計可施之下,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使用了巫蠱之術。就此丟了后位,而鄧貴人經過日積月累的7年隱忍,終于成功加冕成皇后。
鄧皇后即位后3年,皇帝駕崩。25歲的鄧綏臨朝稱制長達16年,就這樣步步為營把自己打造成為閃閃發亮的女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