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嘩仔。
應嘩仔頭條圈子里的一位朋友的要求,今天寫一篇關于預防觀賞魚生病的文章。
但是,這類文章很容易寫成長篇大論,嘩仔又偏愛寫長文,可是這太浪費時間了。
于是,我今天決定寫一點對于新手來說容易上手的東西。
在預防魚病這個層面上,我盡量避免大規模的生澀專業詞匯,否則看起來太無聊了。
好了,同學們請坐好,聽嘩仔說說魚病預防那些事兒!
本文適合每一位養魚的朋友,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不適合海水缸玩家和草缸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美麗的觀賞魚
不知道觀賞魚病的來源,也就無法預防了。
從魚病的種類來說,一共有五大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寄生蟲性魚病和細菌性魚病,這是我們預防的主要對象。
從魚病的來源上說,可分為原發性魚病和外來魚病。
所謂原發性魚病指的是因水質敗壞或者水質波動引起的魚病,與外界致病菌和寄生蟲無關。
所謂外來魚病是指因致病菌或寄生蟲被有意無意攜帶進入魚缸引起的魚病,與魚缸里的水質無關。
不了解魚病發生的因果關系,是很難準確對魚病做出判斷的,就更難做出治療和預防方案了。
所以,預防一定是從源頭入手的。
下面我就說說我的預防套路。
寵物魚之孔雀魚
根據嘩仔的經驗,只需做好三件事,就可以大幅減少魚缸內部魚病爆發的可能性。
第一步,養好水,并且保持好水質。
這是一句廢話!
但是,就是這么一句廢話,幾乎解釋了超過半數的死魚原因。
不管是不會養水,還是不會保持水質,結局是一樣的,那就是“水質不好”。
水質不好,是幾乎所有原發性細菌性魚病的誘因,有時候還是唯一誘因。
具體操作——
一,養好水,不會養水的話可以去看嘩仔的獨家養水流程;
二,每天觀察魚缸水面是否有長時間不自爆的泡泡,聞聞魚缸是否有魚腥味,如果有,盡快投放芽孢桿菌;
三,能不放藥,盡量別再魚缸里用藥,這里主要指的是殺菌藥和抗生素。破壞了菌群,就會引發水質惡化。
第二步,定期殺蟲。
上一步是預防細菌性魚病,這一步是預防寄生蟲性魚病。
每年的初春和秋末,都是寄生蟲魚病的集中爆發期,也是魚友需要警惕的時期。
這時候殺蟲,可以事半功倍。
具體操作也簡單,把適合自己魚種的殺蟲藥投入魚缸即可。(不同的觀賞魚,適合的預防性殺蟲藥是不同的,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魚藥的朋友,可以關注嘩仔,我會盡快寫一篇這樣的文章)
值得提示的是,預防性殺蟲施藥的比例通常是治療量的一半,除了個別頑固寄生蟲,大多不需要足量下藥。畢竟是預防,不是治療。
第三步,避免水質波動。
為了養魚,定期科學換水是必須的。(除了極個別大神,大多數玩家都是需要換水的)
可是,換水手法不恰當,也會引發魚病。最常見的就是觀賞魚趴缸充血。
換水時注意三件事就可以預防這一類魚病了。
一,單次換數量不超20%;
二,保證換進魚缸里的水與主缸水的溫差不超過三度;
三,避免余氯的帶入。
做好這三步,你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規避原發性魚病了。
小型熱帶魚
外來的魚病通常源自“手賤”。
首先,我們要避免使用不干凈的活食。
活食是引發觀賞魚內寄的主要原因,而很多活食的衛生狀況是不敢恭維的。
特別是那些從野外捕捉的水蚤和紅蟲,尤其值得警惕。
對于活食,嘩仔的態度是最好不喂,如果非要使用,可以選擇活體豐年蝦或者冰凍后的活食。
其次,我們要避免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很容易引發團滅,是大部分新手難以招架的難題。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預防。
預防交叉感染最優的辦法就是:使用檢疫魚缸。嘩仔專門寫過文章講述檢疫缸使用的詳細流程。
但是,很多朋友覺得家里多一個缸是很難的。
那就沒辦法了,要么你不要添加新魚,要么就主動承擔團滅的風險。
再次,避免魚病高發季購買觀賞魚。
不管是首次添魚,還是后來補魚,都應避免在春季買魚,特別是初春時節。
經常玩金魚的朋友都熟悉一個說法:初春不買金魚。
就是為了避免買到病魚。
新手治療魚病的本領不過硬,還是不要挑戰高難度了!
做好了這三件事,就基本可以避免大部分不必要的魚病了。
嘩仔的心里話:要想百分百規避觀賞魚生病,那是不可以完成的任務。但是我們可以最大限度的規避那些看起來很小白的錯誤引發的魚病。也就是說,就算是讓魚生病,咱也讓它生個“高級病”,別生那些本來就可以輕松預防的“低級病”,您說呢?
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只差一個嘩仔的距離。